近日,多起暴力事件,使醫患沖突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這讓中國年輕一代開始重新審視這一職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中國已經出現“醫不過二代”現象——據媒體公布的最新醫師執業狀況調查,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10月27日《新華每日電訊》)
吳睿鶇(河北公務員):實際上,關于醫生是否希望“子承父業”的問題,中國醫師協會此前曾做過四次調查:2002年,這一比例為53.96%;2004 年上升為 63%;2009 年為62.49% ;2011 年 ,已 經 達 到78.01%。從這四次不同時段的調查來看,隨著醫患矛盾的日益突出,醫療糾紛與沖突的逐步升級,“醫不過二代”的現象,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干羽(江蘇教師):干一行恨一行,很多時候只是一種牢騷而已。但當這種牢騷成為一種普遍的抱怨,甚至這種抱怨會影響到下一代的選擇時,牢騷背后隱藏的問題便需要重視。所以,在審視不想讓孩子當醫生時,應該看到這種抱怨背后的制度因素。如果以藥養醫的模式沒有改變,如果醫生和患者的關系不能理順,那么醫患關系就將一直處于普遍緊張的狀態。因此,反思必須深入,不能僅僅停留在擇業觀的改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