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濟南市場上共有2633家藥店,其中連鎖企業、連鎖直營店和連鎖加盟店1331家,單體藥店1302家。濟南市從經二路到經五路,不足1公里的距離,分布著10多家藥店。“相比較其他城市,濟南藥店發展并不遲緩,但是競爭非常激烈。濟南有不到700萬人,平均不到3000人就有一家藥店,遠遠超過了國家平均3500人有1家藥店的水平。”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場處負責人說。(大眾日報10月24日)
時下,正如濟南那樣,大大小小的藥店可謂遍及城鄉各個角落,在方便廣大消費者的同時,藥店自身經營與發展、用藥安全問題面臨著許多挑戰。不少地方藥店分布比較集中,布局不合理,有的處于飽和甚至超飽和狀態,藥店零售業競爭慘烈。不少地方藥店小而散,經營環境差,藥學服務水平低,涉藥相關配套設施不到位,藥品安全質量存在隱患。
隨著藥店經營越來越難,有些藥店不在“質量、服務、價格”上想辦法,而是動起了歪腦筋,搞不正當競爭,比如過分壓低藥價,藥品以次充好,進貨渠道不正規,亂賣處方藥,違規經營、違規刷卡等。有些藥店濫做非法藥品小廣告,通過快遞配送藥品,甚至通過客車、火車司機帶貨,不正規的廣告、不正規的配送環節,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自去年12月1日實施以來,在藥品零售業引起了轟動效應;今年6月1日實施的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又對票據管理、藥品購銷渠道、藥事服務等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單體藥店在資金投入、強制配備執業藥師等方面,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藥店業“重新洗牌”,讓藥店參與社會化競爭,符合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規律,已成必然趨勢,這是強化藥品零售業管理,消除藥品零售安全隱患,讓藥店走上規范化、規模化、正規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專家預測,未來或許有更多單體藥店要么自然淘汰;要么形成規模優勢,細分消費群體,實行差異化經營,樹立品牌特色;要么“抱團取暖”,加入兼并或聯盟隊伍之中。
另外,藥品監管部門不妨定期召集社區所有藥店開會,并實施聽證制度,讓社區群眾代表參與,傾聽群眾的呼聲與諫言,給藥店敲響“重新洗牌”的警鐘。要鼓勵藥品零售企業做大做強,采取“優勝劣汰”的原則,動員中小藥店加盟大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要提高新老藥店準入的“門檻”,強化市場監督。同時,還要加強消費者用藥安全意識宣傳教育,讓那些小、亂、差的藥店,在日益注重用藥安全的消費者的選擇中被淘汰,讓居民購藥時“貨比三家”,讓藥店經營最終向大型化、連鎖化、規范化經營方向發展。□ 嚴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