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棄嬰島”自12月10日啟動以來已收了9個病殘嬰兒,較以往增多;媒體報道外地父母開車送嬰兒到“棄嬰島”,再次引發了公眾思考:“嬰兒安全島”是否成為對部分有拋棄孩子念頭的父母的一種變相鼓勵?昨日,本報記者對話南京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朱洪,解讀“棄嬰島”的來龍去脈。
棄嬰增多和宣傳有一定關系
北青:嬰兒安全島啟動以來,收養了多少棄嬰?
朱洪:從12月10日啟用到20日,這10天內總共收了25個嬰兒。其中在嬰兒安全島里面有9個、安全島周邊有10個、通過110民警由正常途徑送過來的有6個,這個數字比以往要多。不過從12月20日到現在(24日下午),沒有收到一個嬰兒。
北青:嬰兒安全島周邊是什么地方?
朱洪:有些人是把孩子丟在安全島對面的花壇里,那個地方被樹遮著有些隱蔽,還有的是附近的一條小胡同里面,有市民看到后就報警,警察就會送到福利院。
北青:為什么會比以往多?
朱洪:跟媒體的宣傳有一定關系吧。有的是知道這里有個安全島,看到還不錯,就把孩子送到這里了。
我們最初做這個試點時,認為不會有太多人棄嬰:設置在鬧市區,旁邊就是警察,可是在開門一個多小時,就收到一個棄嬰,整個南京都開鍋了,南京市的媒體也都來關注。現在南京的媒體基本上不關注了,主要是外地的媒體,我現在也擔心媒體報道后,再有人來送。
嬰兒安全島的初衷,是為那些迫不得已被丟棄的孩子們盡量提供一個有安全保障的環境,但是棄嬰行為是違法的,也希望媒體能客觀地報道這一點。
被遺棄的大都是殘疾孩子
北青:據說有父母把孩子送到福利院的?
朱洪:有父母抱著孩子送過來的情況,我們都勸他們抱回去,還打110讓民警勸解。因為丟棄嬰兒是違法的,福利院接收的是沒有監護人的孩子。
北青:這些父母送孩子到福利院的原因是什么?
朱洪:稍微好一點的孩子都不會扔,現在收到的棄嬰絕大多數都是殘疾的。有些丟棄孩子是經濟原因,我遇到的一對夫妻,將腦癱孩子送過來時,說沒有錢治療,原本準備在家里養著,看到棄嬰島的消息后就送過來了。但福利院不會收養有監護人的孩子的,我們還是勸回去了。
北青:有報道稱,有孩子是父母開車送過來的,這應該不是經濟原因?
朱洪:開車的情況應該有一個,我沒有遇到。大部分都是坐車從外地過來的。從勸解他們別遺棄孩子,以及報警后警察的詢問中,知道有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的常熟、連云港等地,南京本地的不多。悄悄遺棄在安全島及周邊的,不知道孩子的籍貫和父母,如果知道父母是誰,這些孩子會被送回去,福利院肯定不會接收的。
“不扔到我們這里也會扔到其他地方”
北青:有網友評論,或許有遺棄孩子念頭的父母原本糾結,但是棄嬰安全島的保障讓那些父
母下定遺棄的決心,安全島某種程度上成為對遺棄的變相鼓勵?
朱洪:這個觀點我不贊同。石家莊的棄嬰安全島推廣兩年多了,也沒有說因此接收棄嬰現象增多。南京“棄嬰島”短期內棄嬰增多,主要是媒體報道的效應。報道提到了棄嬰島接收棄嬰、條件好,但沒有同樣報道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況且最近幾天棄嬰也減少。
不管有沒有條件好的安全島,棄嬰現象都是存在的,不扔到我們這里,也會扔到其他地方。實際上,全國各地有很多的福利院,它們實際上就是棄嬰的安全島,為棄嬰提供庇護。
北青:有評論認為,棄嬰現象應該從源頭上杜絕,您認為可從哪些方面著手?
朱洪:南京的福利保障還是很好的,所以南京本地的棄嬰不多。福利院收到的棄嬰中,從孩子的包裹、衣著、所帶物品來看,有許多都是農村的。這個可能跟他們的醫療衛生條件有關,因為經濟、醫療條件所限,他們產前、孕中檢查可能做得不夠,新生孩子殘疾率相對高。
社會保障和福利很關鍵,及時跟上后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包括政府對孤兒的關注等方方面面。棄嬰現象在哪個國家都會有,只是多少的問題。
“福利院不是孩子成長的好地方”
北青:您曾在談話中多次說道,“福利院不是一個好地方,比不上家庭”,這是為什么?
朱洪:沒有父母和家人的關心,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很差,很多在福利院長大的孩子,心理和行為都有一定的問題。這幾年大腦正常的孩子基本被領養走了,以前有在福利院長大的大腦正常的孩子,他們適應社會就有點困難。
比如,孩子們在福利院過的是集體生活,沒有你我他的分別,但是到學校后就可能拿起別人的橡皮自己用,在正常家庭的孩子看來,這就是不對的。
還有些孩子沒有感恩的心,認為有了他們,才有福利院的存在,才有護理員的工作機會。我們在教育上也很糾結,現在不主張讓孩子過多“感恩”,但是完全不提也不行。
北青:福利院怎么去克服這種弊端呢?
朱洪:我一直不主張孩子一直生活在福利院,有些孩子會被領養。沒有被領養的,我們也盡力到社會家庭去寄養,讓他們了解社會、適應社會。
北青:福利院一直養育有殘疾的孩子,有經驗可讓部分家長借鑒嗎?有些家長或許是無法接受孩子的殘疾而遺棄?
朱洪:家長生下這樣特殊的孩子,各方面壓力很大,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也想告訴家長,現在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情況比較完善,醫療水平也比較先進。
比如我們一年收了200多個孩子,其中五六十個孩子通過康復訓練,讓正常的家庭去領養。有些孩子通過康復訓練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比如操持家務,不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多麻煩。
文/本報記者 高淑英 供圖/CFP
相關鏈接
棄嬰違法但無判例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鄒農儉認為,安全島的想法很好,但政府去做這個成本太高,很多環節上不可控的東西太多,責任太大,政府不能大包大攬。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棄嬰行為應當以遺棄罪進行處罰,設立棄嬰島,也有縱容犯罪之嫌。設立棄嬰安全島之前就應進行論證,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是做好事,應論證后再出臺政策,防止出現政策失誤,引起負面社會影響。
對于“棄嬰島”不同的觀點,朱洪說,兒童福利院就是最大的安全島。既然這些家長萬般無奈棄嬰,安全島是保護棄嬰的最后辦法。我國法律有明文規定,地方行政部門必須承擔棄嬰的撫養。雖然刑法規定棄嬰是違法犯罪行為,但我國至今未有一個“棄嬰罪”的判例。文/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