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多動,堅持了1年多,體重就是降不下來。近日,43歲的黃女士在武漢協和醫院內分泌科被告知是“黃胖子”,這種病理性肥胖靠節食和運動根本減不了體重。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一次內分泌代謝國際論壇上,與會專家把胖子的各種癥狀和體征分為“四種顏色”,分別是:“白胖子”、“紅胖子”、“黃胖子”和“黑胖子”。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曾天舒透露,除了白胖子是單純性肥胖外,紅、黃、黑三種顏色的胖子還“潛伏”著除肥胖以外的健康問題,單純減重很難奏效。
中年發福咋變得又黃又腫
43歲的黃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去年7月開始突然發胖,以為是中年發福,黃女士嚴格控制每天的飲食量,還特地去辦了張健身卡,每周去跳3次健身操。其他時間,就到附近的公園快走1個小時。
讓黃女士苦惱的是,堅持了1年多,體重就是降不下來,整個人看起來又黃又腫。不僅如此,這一年多來,她總是感覺疲倦乏力,人變得少言寡語,腿部原本細膩的皮膚突然像柚子皮一樣發黃且厚實粗糙。
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曾天舒教授詳細問診后,建議黃女士去查查甲狀腺水平。檢查結果出來:甲狀腺素不足正常人的一半。
“這是甲減導致的‘黃胖子’,少吃多動是沒用的。”曾天舒告訴她,甲狀腺激素一旦減少,便會出現身體代謝水平低、消耗少、毒素排泄不暢,導致熱量和脂肪積聚造成肥胖。這種情況必須補充甲狀腺激素才可能消腫減重。
胖子可分四色,三種暗示疾病
最近一次覆蓋全國10萬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三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胖子。
曾天舒介紹,90%的肥胖者都是單純性肥胖,也就是白胖子。紅黃黑三種顏色的胖子,都屬于病理性肥胖。“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特征,只要找準了病因,對癥治療,體重自然就減掉了。”
曾天舒說,白胖子多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造成的,長期肥胖,遲早會出現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并發癥。白胖子減重的關鍵是控制飲食和加大運動。當然,腎病綜合征的人除外,這類人肥胖是水腫造成的“虛胖”,用手按小腿。一按一個窩。
“紅胖子”主要表現為向心性肥胖,多是滿月臉、水牛背、大肚子,但四肢比較瘦小。這類人脾氣急躁,愛長痘痘,皮膚比較薄,一激動臉就會紅撲撲的,腋下、腹股溝等地方,還可能出現紫色條紋。“皮質醇激素增多的人,比如長了腎上腺瘤、垂體瘤或是長期需要服用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藥物,都會出現這種肥胖。”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的胖子也會看起來偏紅,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
曾天舒說,“黃胖子”最懶,吃啥都沒胃口,說什么他都不感興趣,這多是甲減造成的,中醫把甲減引起的肥胖稱為黃胖癥。這種胖子經常是手腳冰冷,皮膚呈姜黃色,減重前要先查甲狀腺激素水平。
“黑胖子”的頸部、腋下、腹股溝、肛周、臍窩等皮膚有褶皺的地方,特別是頸部皮膚變得粗糙,上面好像有黑色的臟東西,怎么擦也擦不掉。“這是一種黑棘皮病,其實是胰島素抵抗、高尿血酸血癥等造成的。”黑胖子不及時干預,日后極有可能發展為糖尿病。一些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也會出現“黑胖子”的癥狀。這類胖子要定期監測空腹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等一系列指標。
記者劉璇 通訊員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