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時,三棉社區巡防隊員巡邏時,發現一個小男孩站在雨中哭泣,上前詢問得知,孩子是被母親趕出家門的。在社區和民警的努力下,直到上午11時,這個4歲的小男孩才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
上午9時,記者趕到三棉社區警務室,見到了這個可憐的小男孩龍龍,他正在和已經聞訊趕來的嬸嬸朱女士玩耍。
據三棉社區書記胡愛琳介紹,凌晨4時,巡防隊員呂軍凱、王宏偉等4人巡邏到第91號居民樓時,發現一個小男孩正站在雨中哭泣,上身穿背心、下身穿短褲,孩子凍得渾身直打哆嗦。小男孩稱自己叫龍龍,家住93號樓,是被母親趕出來的。隨后,巡防隊員領著龍龍來到93號樓一樓的一個房間門前,聽到屋里有哭泣的聲音,就敲門問是否有孩子走失了,不料,屋里一個女子說:“我的孩子在家吶。”說完,繼續哭泣,也不開門。無奈,巡防隊員只好把孩子帶回社區警務室,向社區的吳主任和棉紡路派出所的片警宋二旺反映。早上6時許,吳主任和宋二旺先后去敲這家住戶的門,得到的答復一樣,屋里的女子就是不開門。一鄰居反映,昨天凌晨1時許,他聽到隔壁有女子的吵鬧聲和孩子的哭泣聲,以為是夫妻吵架,也沒在意。
“她是我嫂子,4年前生我侄子時得了產后抑郁癥。”龍龍的嬸嬸朱女士告訴記者,幾天前,她的嫂子賀女士與大哥生氣,大哥離家后不知去向,一氣之下,6月8日,嫂子通過房介所租了三棉社區93號樓的一間房子,為的是不讓大哥找到自己和孩子。當天夜里12點多,嫂子給大哥打手機,稱自己不想活了。昨天早上,大哥給她打電話,讓她去安慰一下嫂子,待她上午8時趕到三棉社區,方知嫂子的抑郁癥復發,把侄子龍龍趕出了家門,“嫂子的抑郁癥已經有3年多沒犯過了,這次可能是與大哥生氣所致。”
因為賀女士拒不開門,又擔心她發生意外,社區和民警經過商量,讓朱女士把婆婆叫來勸解,同時,又找來開鎖師傅隨時準備把門打開。
上午10時,雨越下越大,賀女士的婆婆趕到。然而,無論如何相勸,賀女士只是在屋里哭泣,一再對婆婆說“你不是我媽,我不認識你”。開鎖師傅開始開鎖,民警宋二旺冒雨到樓后的窗戶外,透過窗戶和賀女士談話,以分散她的注意力。看到婆婆也來到窗外,賀女士指著婆婆對民警說:“你先把她抓起來!”
時間一分分地過去,盡管親屬輪番敲門,賀女士只是在屋里哭個不停,就是不開門。見開鎖師傅一直捅不開門,社區工作人員和民警商量,準備破窗而入。巡防隊員剛把一根鋼筋拔掉,10時48分,門被打開了,賀女士的親屬上前緊緊抱住了她,龍龍見到媽媽,嚇得哇哇哭了起來。11時,親屬們把賀女士的東西收拾了一下,把她抱上一輛面包車送回婆婆家。臨走,朱女士告訴記者,待嫂子情緒穩定后,將帶她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幸虧孩子是在社區里,要是在大街上,孩子早都沒影了,太謝謝社區和民警了!”
據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心理專家胡雄介紹,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為17%,一般是在產后15天之內就會逐漸表現出來,內因是產婦在懷孕、生子期間,內分泌及雌性激素失調,直接影響到新媽媽的情緒變化;而產婦生活的環境是導致抑郁癥的外在誘因,比如家人的關心程度。癥狀是焦慮、自責、失眠、精神不能集中、性情暴躁、經常無端地哭泣,嚴重者會對生活絕望,產生輕生念頭,甚至最終自殺。預防與治療的方法是產婦與丈夫可閱讀有關書籍或參加講座,對產后抑郁癥多些了解,做好心理準備。一旦出現這種癥狀,可以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丈夫、親人或朋友也應對她信任、同情和給予支持,尤其丈夫的愛護和諒解最為重要,如分擔家務和照顧孩子,讓產婦有機會休息松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