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別人優點 凡事往壞處想
怨婦容易失去朋友
“隔壁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你怎么就那么不上心”、“樓下老公下班就做飯,你怎么一回家就賴在沙發上”……這樣的嘮叨,可能每個家庭都出現過。“我又要上班、又要顧家,容易嗎”,很多女性苦于無處宣泄壓力,于是,成就了一個經典的形容詞——“怨婦”。
然而,抱怨多了,傷心的是自己。在心理咨詢門診中,這樣的“怨婦”,特別是中年女性,似乎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在現代社會中,社會要求她們工作家庭兩不誤,心理壓力并不比男人小,而且多數女人天生心思細膩,一眼就能挑出問題來,并且不斷把缺點放大。此外,女人更愛幻想,渴望浪漫、美好的生活,一旦現實和理想有了落差,自然容易求全責備,希望督促身邊的人向“完美”靠攏。加上女人的情感似乎更容易表現出來,容易用抱怨、挑剔等語言表達出來。
適當抱怨、訴苦一下,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泄手段。可若成天抱怨不離口,則會陷入“心理偏盲”的誤區,就像戴了墨鏡一樣,總是對身邊的人和事選擇性地“批判”。最后失去心理平衡,凡事往壞處想,對身邊人的優點視而不見,甚至導致冷漠、孤僻,不愛與人交往,逐漸失去了家人、朋友的關心和照顧。
因此,對于女性來說,一方面,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自己的生活并不差”,與其抱怨,不如想想自己希望的到底是什么,然后想辦法達到目標。換一種思維方式,生活也許就會變得積極起來。另一方面,聰明的女人會讓自己更有“女人味”。可以適當地轉移生活重心,多花點心思在自己身上,讓生活更有情調一些,讓愛人和孩子發現你依然美麗時尚,既能給他們留下更加美好的感覺,也能讓自己收獲更多贊美。(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