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缺錢會讓人產生消極情緒?錢的多少和自尊心密切相關!
心理學研究發現,金錢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很可能是通過“自我”產生的,特別是與“自尊”的關系密切。理由是,擁有金錢的多少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評價(也就是對自己評價更高或更低),而自我評價的高低就影響了一個人的自尊。
那自我評價是受什么影響的呢?有心理學家認為,人有努力使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相一致的本能,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你怎么評價你自己這個人,你就會主動去尋找和你自己的評價一致的、別人的對你的評價,也更容易接受這些評價。
不過,當你認為在別人身上找不到你想要的評價時,你就可能會改變你對自己的評價。好比說,當你發現周圍的親人朋友都認為沒錢的人可恥,那么,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你就可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從“我沒錢,我也不可恥”變成“我沒錢,我真可恥”。
這樣的想法就導致了自尊的降低,導致自卑的情緒。當你認為你即使努力想要改變現狀也很難改變時,就可能產生自暴自棄、抱怨不止、自我封閉等等的消極后果。
如何走出“錢少憂郁癥”
不做任何心理上的改變,也能擺脫“錢少憂郁癥”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錢多起來。也確有研究認為,提高收入能夠增強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