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為何花錢上自習
原標題:年輕人為何花錢上自習 夜幕降臨,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付費自習室卻燈火通明。一米見方的小隔間里,人們或埋頭苦讀,或奮筆疾書,無不沉浸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附近幾所高校的學生常來這里刷題…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2-13 -
科研課題瞄準地方發展難題
原標題:科研課題瞄準地方發展難題 日前,在江蘇鹽城條子泥條北墾區的實驗實習基地,數千畝水稻開鐮收割,稻田內養殖的斑點叉尾鮰也開始捕撈,千重稻浪與碧空白云輝映出一幅美麗畫卷。 這是鹽城…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2-13 -
加強學科交叉 推進藝科融合
原標題:加強學科交叉 推進藝科融合12月4日,記者來到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傳統文化基因數智設計實驗室,映入眼簾的是極具科技范兒的3D打印機、三維掃描儀、腦機實驗設備和交互體驗設備。實驗室里…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科學體系助高中和大學課程“雙向奔赴”
原標題:科學體系助高中和大學課程“雙向奔赴”近日,一則關于“南京大學認定高中學分”的消息引發了互聯網熱議。據南京大學官網顯示,該校向13名入校不久的大一新生頒發了0年級課程“1學分”證書。這些…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以多元化教育模式 培養基礎學科創新后備人才
原標題:以多元化教育模式培養基礎學科創新后備人才日前,2023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年會在天津舉行。其中,在以“基礎學科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為主題的專題論壇上,來自多所高校的專家和中學…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中國科研群體對開放科學有較高支持度
原標題:中國科研群體對開放科學有較高支持度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數字科研(Digital Science)公司等攜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對外發布《中國開放數據白皮書2023》(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大模型發展帶火提示詞工程師新職業
原標題:大模型發展帶火提示詞工程師新職業 人工智能(AI)提示詞工程師是在AI技術快速發展中由大模型帶火的新職業。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各大招聘平臺上,相關職位月薪不菲。那么,此類由大模型發展而產…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院士專家縱論“大食物觀與糧食安全”
原標題:院士專家縱論“大食物觀與糧食安全”“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是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的體現。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比涨?,2023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暨中國…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便攜式AI系統可將大腦思想翻譯成語言
原標題:便攜式AI系統可將大腦思想翻譯成語言DeWave模型通過從大量的腦電圖數據中學習,將腦電圖信號翻譯成單詞和句子。圖為研究人員正在測試DeWave模型。圖片來源:悉尼科技大學科技日報北京12月12日電…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3 -
北科大89歲院士,雪中騎三輪車去實驗室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李依環)12月11日,北京降下今冬第一場雪。在北京科技大學校園內,有網友拍到動人一幕:茫茫白雪中,89歲高齡的葛昌純院士騎著三輪車前往實驗室,風雪中毅然前行。葛昌純是中…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2 -
第十三屆全國高?!澳M市長”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辦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郝孟佳)第十三屆全國高?!澳M市長”大賽全國總決賽10日在中央財經大學舉辦。本屆大賽于7月啟動,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四十余所高校的200余支團隊報名參賽,經過層層篩選,共有…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2 -
中國人民大學重塑人才崗位體系 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李昉)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印發《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崗位聘任管理辦法(試行)》及相關文件。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指出,人才是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通過…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2 -
清華大學開展全校黨員集中培訓
12月10日上午,清華大學黨委首次面向全校黨員開展集中培訓,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進一步強化全校黨員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激勵全校黨員進一步發揮…
來源: 時間:12-12 -
校地合作為黑土地注入活力
原標題:校地合作為黑土地注入活力 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甘南縣東陽鎮,樹莓種植戶劉樹和倚在自家小院門口,時不時朝著公路的方向張望。不一會兒,一輛冷藏車駛來,停在了他家門口。 “別看這果子…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2-12 -
傳承非遺技藝 培養創新人才
原標題:傳承非遺技藝 培養創新人才 “同學們,現在我們進行平緙技法的學習……”日前,一堂生動的“蘇州非遺緙絲織造藝術虛擬仿真實驗”課在蘇州城市學院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進行。臺下,30多名學…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2-12 -
北京科技大學:學業“大禮包”,助力新生開啟新生活
“成才之路第一步”主題系列講座、貝殼樂學大講堂、學業參觀活動......今年秋季新學期,3473名新生“小貝殼”懷揣著憧憬與希冀,走進北京科技大學校園,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數月來,北科大學生學習與發…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1 -
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舉辦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日前,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在湖南師范大學舉辦。據悉,本次活動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湖南省教育廳、湖南師范大學承辦,來自…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1 -
2023“外研社·國才杯”“理解當代中國”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國賽落幕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孫競)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承辦的2023“外研社·國才杯”“理解當代中國”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國賽日前在京落幕。北京外國語大學徐成成、張佳諾、…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1 -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廳里的思政課”開講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郝孟佳)近日,中國音樂學院2023年第三期“音樂廳里的思政課”在學校國音堂開講。以“當冼星?!龅健R克思”為主題,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陜西省十三屆政協委員…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時間:12-11 -
澳門大學舉辦研討會展望中國與世界發展前景
據新華社澳門電(記者劉剛、李寒芳)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學界、商界、政界的40多位代表人物,近日匯聚澳門大學,圍繞“新中國成立百年時的中國與世界”展開研討。研討活動由澳門大學全球與公共事務…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12-11 -
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再現戰國禮書原貌
原標題: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再現戰國禮書原貌 入藏于清華大學的戰國竹簡清華簡再出研究成果。12月10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叁)》成果發布會舉行,新一輯整理報告共發布五篇竹書,均為傳世文獻…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2-11 -
江西永新:科技火種在紅土沃野上燎原
原標題:江西永新:科技火種在紅土沃野上燎原近日,一場科技輕騎兵工作推進會在江西永新縣召開。由各行業各領域科技專家共同組建的“科技輕騎兵”,會以小分隊形式深入一線,開展全產業鏈、全方位的科技…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1 -
天津發布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開發目錄
原標題:天津發布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開發目錄 記者12月8日從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天津市人社局)獲悉,為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實施、優化天津人才發展環境、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天津…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1 -
為京津冀協同創新裝上新引擎
原標題:為京津冀協同創新裝上新引擎“今天的大會,是三地多所院校主動交流對接、共謀合作發展及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次有力回應?!?2月10日,在河北燕山大學舉辦的對接京津高校合作發展大會上,北京航…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1 -
以更強使命感奮力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原標題:以更強使命感奮力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我將以當選院士為新起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倍加珍惜院士榮譽稱號。”“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稱號,是我科學研究新的起點?!薄皬慕裉炱穑視ⅰ?/p>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1
-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積極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原標題: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積極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日前,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年會暨成果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會上發布了來自該學院的水稻、油菜、玉米、花生等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40余項農…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11 -
全市教育系統召開“五抓” 提質量視頻推進會議
本報訊 (記者 王天彤)12月7日,全市教育系統召開“五抓”提質量視頻推進會議。副市長蘇紅英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將常態化開展“轉作風、換腦子、促管理、提質量”作為教育系統工…
來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報 時間:12-08 -
培養人才,就是要引導人才看向未來
原標題:培養人才,就是要引導人才看向未來 【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 教育者非為以往,非為現在,而專為未來。 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令人驚嘆,怎么能及時把最新科技成果納入課堂教學,…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2-08 -
3D眼部掃描可揭示腎臟健康狀況
原標題:3D眼部掃描可揭示腎臟健康狀況 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3D眼部掃描可揭示腎臟的健康狀況。由于腎臟疾病在早期通常沒有癥狀,這一成果有望徹底改變腎臟疾病的監測,使醫生能…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12-08 -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浙江圖書館大學路館重新開放
原標題: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浙江圖書館大學路館重新開放12月6日,市民進入浙江圖書館大學路館。近日,位于浙江杭州的浙江圖書館大學路館歷經四年的館舍修繕后面向公眾重新開放。該館于1932年作為浙…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