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班主任與家長的“聯手”,少年班同學當然不甘示弱,登錄家長的賬號,在QQ群上“監聽”,還時不時地放點“煙霧彈”。于是QQ群里“諜影重重”,經常上演“間諜”與“反間諜”之戰。
自由與責任——不僅熱愛科學,也熱心公益
“因為年齡小,少年班的學生受到一些優待,你們的‘特權’就是與老師聯系得更緊密一些,學習環境更自由一點;不過,不要以為當然就該享受,應當意識到,這是一種責任,是別人對你更高的期待。”程福臻教授經常在課堂上告誡少年班的學生,將外在的自由內化成自身的一種責任,“對自己的學業負責,對家庭、對社會負責。”
天才源于勤奮。少年班學生的時間觀念非常獨特。
一位班主任聽到過學生這樣的抱怨:“每天走到食堂吃飯,都是在浪費時間。”
晚上宿舍熄燈了,很多人的腦袋停不下來,還要相互切磋一番。“我們宿舍的臥談會很有趣。4個學生分別是力學、等離子體、原子分子、凝聚態專業的,習慣用各自專業的思維和邏輯開一些有‘深度’的玩笑。”劉綦涵說。記者請他舉個例子,他歪著頭想了想,拋出一句話:“算了,你們聽不懂。”
不過,這些惜時如金的孩子面對公益行動、集體活動的召喚時,就會變得慷慨起來,不再計較一分一秒的得失。
自打王憲思和幾個同學去過合肥特教中心之后,他就與那里的孩子做了約定,每個月都會過去一次,輔導他們功課,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這個諾言,一直遵守到現在。
金軍同學在汶川地震那年入學,因此萌生了扶濟貧困、救助孤殘的念頭。青海玉樹發生地震之后,他和同學在兩天時間里拿出一份縝密的活動方案,跑到學校各個部門尋求支持,然后挨個找社團負責人商談合作。
就這樣,一場主題為“我們在一起”的感恩文藝晚會在校東區禮堂上演,少年班學子公益基金會宣告成立,4萬余元善款捐給了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256名孤兒。
“離開少年班越久,對它的體會就越深。”曾經的少年班管委會最后一任負責人陳卿教授很是感慨。2008年3月,籌備少年班成立30周年慶典期間,他在接待了140名校友之后,得出這樣的判斷:
“這是一群有著獨特價值觀的人,不僅熱愛科學,也熱心公益,充滿了責任感。”
今年參加廣東高考考了639分的佛山南海“小神童”龔民擬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少年班錄取。作為今年廣東唯一一名參加中科大少年班面試的考生,龔民昨日回到了家中,并首度向媒體講述了面試過程。
據龔民介紹,為期5天的面試過程中,最難的是物理2測試,宇宙學、黑洞等內容讓他覺得頭痛,而對于學業面試考官問其想不想讀碩士時,龔民機智地回答道:“我大學畢業才16歲,不想出來當童工,如果有機會當然想讀碩士。”
相關新聞:神童上中科大少年班需測8項 考狹義相對論
5天安排8場測試
另據《廣州日報》09年7月21日報道 龔民告訴記者,中科大少年班的面試從7月13日開始到17日結束,總共進行了5天,每天的測試日程都安排得滿滿。
在13日上午簡單的第一輪面試后,龔民回答了考官關于為何想報考中科大少年班的問題。“中科大畢竟對教育早慧的學生比較有經驗,而且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比較強。”龔民說。
接著龔民與眾多小考生一起,分別接受了智力測試、數學1考試、物理1考試、數學2考試、物理2考試、非智力因素測試、英語考試、學業面試8場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