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恐怖癥
據調查,有40%的學生稱自己在做作業時也受到心理障礙的困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恐懼心理,即放學途中想到還有家庭作業,便會情緒緊張、心情煩躁。專家稱這種情況與孩子幼時的經歷有關。孩子放學回家便被急于求成的家長關在家中做作業,心理受到很大壓力,產生了“作業恐怖癥”。二是應付心理,大量作業給他們帶來的只是苦的滋味,孩子不得不被動應付,便產生應付心理,胡寫亂寫,以“交差”了事。三是反抗心理,孩子做作業的心理往往取決于家長的態度,孩子渴望從“書山”“題海”中解脫出來,受到家長的關注和愛護,可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渴望,一般都是態度強硬地要求孩子“快寫作業”“寫完作業再說”,一些個性倔強的孩子對此產生逆反心理和敵對反應,采用“不會做”“身體不舒服”等借口以示抗議。
家長怎么做
教育及心理專家提出: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家長們首當其沖的任務。家長首先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讓孩子愛親人、愛朋友,進而愛社會、愛生活,從而具有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其次是在生活中給孩子來一點挫折教育——告訴孩子人無完人,做事情失敗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參與的過程和自己是否盡力。當家長不再以考試論成敗,孩子的壓力自然就不會那么大。第三是幫助孩子廣交朋友,學會體諒和助人,遇事有朋友交流、發泄,心理承受能力會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