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呂麗霞 實習生 黃蓉 李娟) 暑假又到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又熱了起來。今年暑假的培訓班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家長對孩子的暑期培訓到底持什么樣的態度?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調查。
文化課培訓仍是主角
記者在市區的幾家培訓中心了解到,與藝術類培訓學校相比,文化課培訓學校的暑期熱度稍有遜色,但知識的重要性也永遠是學生和家長最重視的。
據了解,暑期的文化課培訓,主要是針對個別科目對學生進行補課。部分培訓班主要補英語或作文或是數學等課程,每天兩到三個小時,學生和家長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補習科目。這樣的補習班很受家長的青睞。7月13日下午,四皓社區一位學生家長把自己上四年級的孩子送到黃沙橋附近的一家培訓班,他說,孩子的英語基礎太差,想趁著暑假補一補。在這家培訓班里,已經有1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了培訓,其中有學習差的,也有學習不錯的,學生家長的想法基本一致,趁著暑假補一下或者提高一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新學期學得更好一些。
藝術體育類興趣班最熱
“您想讓孩子有一技之長嗎?想讓孩子在眾多的孩子中脫穎而出嗎?那么,請讓孩子來某某培訓班吧!”近期,這樣的廣告語、傳單在街道上隨處可見。與此相對應的,是到處辦的如火如荼的興趣培訓班,興趣班主要有體育和藝術兩大類,細分則可以分為音樂、舞蹈、美術、書法、體育運動類、武術、棋類以及各種新興的啟智教育、思維訓練等課程。
據金鳳路附近一家興趣培訓班的負責人介紹,與往年暑期培訓相比,今年報名人數比例有所上升,包括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開設的鋼琴、電子琴、美術、舞蹈、聲樂等課程中舞蹈占到近40%,是今年暑期的最熱專業,報班培訓的多數是6-10歲左右的學生。據了解,目前,學生文化課的負擔相對較重,假期應適當地予以減壓,是大多數家長考慮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特長。
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班
據一培訓班負責人介紹,隨著學生家長觀念的轉變,暑期培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他說,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環境中,人才的定位不能局限于對學生文化課成績的考察上,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潛能。社會的多元化和大環境也讓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報班時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取向。
從目前看,市區暑期培訓主要歸為三類:一是選擇知識技能型的,以學習和掌握技能為主;二是以個人興趣愛好為主,滿足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三是嘗試性地了解,在了解過程中發現自身的需求。
專家建議,報什么樣的培訓班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家長不能盲從。希望除了文化課的學習外,家長可適當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報班專業,像藝術類的舞蹈、鋼琴等等,但原則是不宜多,選報一門就可以。希望家長能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學習自然知識,觀察社會,學習社會知識,使孩子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