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模式,值得我國開放大學學習和借鑒。首先,教育管理部門,必須以全面開放的心態,率先清理存在于教育系統的“教育歧視”,包括職業教育歧視、民辦教育歧視和繼續(成人)教育歧視,給各類教育平等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督促社會用人單位調整人才評價體系,改變“學歷至上”的人才觀。其次,開放大學,必須提高辦學質量,嚴格實行“寬進嚴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上全日制大學的考試分數將越來越低,進入開放大學學習的學生,有可能分數就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開放大學不堅持培養標準,就會成為“走私文憑”的通道(對于自考,已有專家認為這是文憑“走私通道”),也會降低辦學的聲譽,難以吸引優秀的學生。
何時我國學生不把進全日制高校作為首選甚至唯一的選擇,高考高分的學生,可以放棄名校,而選擇開放大學、職業學院,或者高中畢業之后,不直接上大學,而是參加工作,在工作時接受繼續教育,“存夠”足夠學分,獲得學位,再自由申請大學深造,我國教育的多元發展格局才真正形成。高等教育體系不再是一個金字塔結構,開放大學、職業學院中也有一批名校,這樣的教育才能緩解上大學的焦慮。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