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時報》編譯報道,近日,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和高校信息中心(HIS)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年度報告《科學大都會2012》(Wissenschaft weltoffen 2012),此次報告的主題為《在德國高校中的中國學生和學者》。
綜合德國《世界報》、《法蘭克福匯報》28日報道,去年德國高校注冊的外國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了25萬,占全德高校學生人數的11.4%。其中,絕大多數的外國學生來自中國,其次為俄羅斯、保加利亞、波蘭和奧地利。
報道稱,多年來,中國留學生團體一直是德國高校最大的外國學生團體。2011年共有22828名中國學生在德國高校注冊入學,目前,這一注冊人數還正呈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中國學生選擇專業上明顯體現出其對實踐的青睞和興趣。例如,40%的中國學生選擇入讀工程學相關專業,這一比例在德國留學生中只占20%左右。此外,報告也就中國學生的畢業率進行相關統計。報告稱,有1/4的中國留學生中途輟學。不過,這一數值在德國大學生中已經算得上“很成功”了,因為德國本土學生的輟學率高達28%,各國留學生的平均輟學率更是高達46%。
對于中國學生赴德國留學的動機,北京大學的陳洪捷(音譯)教授表示,擁有留德背景的學生在中國能夠有更好的職業前景是主要動機,此外,德國低廉的學習和生活成本也是誘因之一。
報道還指出,德中教育合作的快速發展以及日益增長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得益于德中兩國高校間的750個交流合作項目。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表示,越來越多的交流項目不僅局限于學生和科研工作者的交流,同時還涉及到共同教學大綱的設計,甚至有些課程的教育模式完全是德國輸出到中國的。
據悉,德國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留學生接納國,僅次于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是,在外國求學的德國留學生也很多,例如2009年就有115500名在外求學的德國留學生。所以說,這也體現了德國教育的一個特點:學生流動性很平衡。(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