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帶兒子前往香港參加SAT1和SAT2考試的董郁玉,雖然早已耳聞大陸學生占滿香港考位,又去占據新加坡、韓國和日本考位的盛況,但當他領著兒子赴港參加考試,“在機場、酒店和考場,看到黑壓壓的來自大陸的考生時,還是被這樣龐大的陣勢所震撼。”
“現在出國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光考SAT,不考SAT2已經進不去前30的學校了。”李安娜說。幾年前,中國高中生一般只考SAT,但隨著競爭的加劇,SAT2和AP分數開始成為重要參考。SAT2是SAT的專項考試,包括數理化、歷史、文學等,一次考試最多選3個科目。由于數理化是“中國人的主場”,一般學生都會選擇這三科,且拿到滿分的人很多。“因為考試有容錯率,有時候錯幾道題也是滿分。”
像林潔一樣,目標是頂尖名校的學生,則毫無疑問會考AP。AP課程已在高中國際班得到普遍開設,其全名是“大學預修課程”,使高中學生提前完成一些美國大學的學分課程及考試,內容一般是美國大學一、二年級的內容,還涉及到很多專業英語,可以為申請大學加分。
除了上述幾種考試,ACT也在準備留學的考生中不斷升溫。新東方北美考試部總監范猛說,近年來,來培訓ACT考試的學生也在顯著增加。與SAT相比,ACT更像一種學科考試,強調考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在短期內,中國學生更容易在ACT上取得成績的進步。
不是不學習了,是各個方面都要學習
“我們不是不學習了,而是在各個方面都要學習。”林潔說。
準備留學并不意味著丟掉傳統的課業學習,只是“不按高考的要求去學習”。GPA(學業成績),一般通過在班級和年級的成績排名來體現,其重要性超過了托福成績和SAT成績。美國大學在接受申請時,不僅考查期末考試和會考成績,還考查各學科的平時成績排名。
中國學生廣受詬病的虛假成績單正在受到挑戰。“在北京,除了少數幾所學校,99%的學生成績都是可以偽造的,但近年來,國外的大學和考試委員會加強了對中國學生的抽查和防備。”留學中介從業人員李思明(化名)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北京市十一學校就是這“幾所學校”之一。成績單需經重重審核,簽名,蓋章才能生效。副校長吳鳳琴也曾遭遇家長的質疑:為什么別的學校都可以改成績,你們不能改?“誠信教育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學生和家長都漸漸接受了,海外的大學也都知道十一學校的章什么樣,有的機構偽造了我們的章,材料都被退了回來。劍橋考試委員會來抽查過幾次,每次都滿意而歸。”
正因為此,學生所就讀高中的層次和口碑也重要起來。“因為不同的學校對學生的嚴格程度不同,所以同樣是4分,代表的學生水平也不一樣。”杜克教育總經理吳雨濃解釋說。
除了遞交各類考試成績,學生在申請時,還要撰寫一份文書來介紹自己。美國大學看重綜合素質、個性和“特殊成長經歷”,學生需說明自己為什么優秀,是更有領導力,更有藝術天分,還是具有更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
中國學生常用的加分方式有參加“模擬聯合國”等活動,去郊區和邊遠地區支教,去孤兒院、養老院做志愿者,組織學校里的社團活動等。
孔德澤既申請了美國學校,又申請了英國學校。“英國學??粗啬銓W科的興趣,所以我寫了上中學以來我對學業的努力,興趣的增長。美國學校注重個人性格的塑造和包裝,喜歡獨特的經歷,我寫了自己如何跳級、融入新群體的故事。”
李安娜的特長點在長跑上;張偉想突出自己會吹圓號,參加過國際音樂節;林潔希望表現出自己的演講天分,并用小故事來打動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