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對策 ]
部分學校“全民皆官”
“我們班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官’做,都是班級小組里非常重要的一員!”在洪山區魯巷實驗小學五(2)班,小組長王濛雨說,今年班上由原來的四大組劃分成了七大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套獨立的“領導班子”,分別設置一正一副兩名組長,還有圖書管理員、午餐負責人、財產管理員等多個職位。
據了解,為深化高效課堂改革,洪山區各試點中小學從今秋起,將各班學生劃分成不同小組,以6~8人為一個單位,進行小組式的學習。
“學校三至六年級都在進行班級小組建設活動,學生們非常活躍地參與其中。”武珞路小學三(1)班班主任劉瑩老師說,學生們給各自小組取名字,如快樂組、花兒朵朵組、釘子組等,“在課堂上,每個小組分設組長、副組長、學科組長、紀律監督員、檢查員等職務,小組成員團坐在一起,共同探究、學習。”劉瑩說,這些職務與班干部并不沖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做,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黑板管理員、餐具管理員、窗戶管理員、電燈管理員……在洪山區武珞路小學二(5)班教室,班主任老師譚祖泉幾乎將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學生日常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設置了各項“管理員”,全班45個學生,班干部職位多達60個。
譚老師說,低年級的孩子都有非常強烈的表現欲,所以在班上設立了各種各樣的班干部職位。分工的精細,也讓孩子們在班級事務的處理上更便捷。比如1個牛奶管理員下分設8個牛奶發放員,1個清潔委員下分設5個清潔組長,語文、數學學科分設收作業本與發作業本組長,各8人……班干部的職務共計60個,有時連自己都記不得是誰負責時,學生們都能滿口答上,對于自己的職務、職責,他們都爛熟于心。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家梅志罡教授認為,小學生為“當官”拉選票反映的是“官本位”思想從社會上蔓延到中小學,很多人沒有從傳統社會的價值觀中走出來,以為當官就是“統治者”,可以管著其他人,并以當官為樂。這種觀念若從小形成,非常可怕。它對于我們國家和社會的政治文化、價值追求、理想信念,都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學生想要當官本無可厚非,這也是上進的一種表現。但學校、老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當官理念上的引導,當官是為了給大家服務,鍛煉自身能力。學校可細化班級管理職位,給更多的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但絕非讓學生“為當官而當官”,要把這種封建腐朽的思想從當代中小學生心中驅逐出去。
班干部競選中,家長參與學生“拉票”使得整個競選變味,破壞了同學間公平競爭的原則,還會傷及同學間的情誼,這種腐敗現象不值得提倡。家長應當給孩子一個公平、自由的環境,讓他們真正去領悟、感受班級工作的意義,服務于他人,鍛煉自身能力。 記者楊靜雅(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