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進省政府見習的總結會上,一名大學生正在發言。
以前放寒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三學生董永輝都會早早的趕回新疆老家,但今年,他和58位在陜的高校大學生一起,在省政府進行了半個多月的見習生活,今天(2月1日)上午,董永輝以參觀西咸新區和渭河治理情況結束了這次難得的“新城大院”生活。
見習感受:公務員是一份普通工作
在記者的采訪中,談起這半個月的感受,“降低了對公務員的好奇感,也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成為了大家的共識。半個月過去了,對于這些“新城大院”見習的大學生來說,省政府已不再神秘,這些公務員“老師們”也同樣有著與普通人一樣的喜樂。
這是陜西省政府組織的第二次大學生進省政府見習活動。大學生假期政府見習,是由省委書記趙正永主動提出、并一手推動的。趙正永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近距離接觸了美國白宮大學生實習制度,有感于此,開始構思陜西大學生政府見習工作。
2012年7月4日,陜西省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大學生假期到政府機關見習制度》,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大學生政府見習長效機制。2012年7月16日,首批來自17所在陜高校的50名大學生,走進陜西省政府13個工作部門參加見習。今年1月份,省政府在首批17所學校的基礎上,增加了西安地區另外5所高校的報名資格,見習人數也由50人增加到了58人。
今年寒假的見習報名受到大學生的強烈關注,“大學生寒假進省政府見習符合什么條件?”、“需要去哪報名?”從今年元旦起,西部網民生熱線多次接到大學生網友的咨詢求助。
“我們從不同的網絡渠道,下載填寫了報名表格,再等候面試通知。”在省扶貧辦見習的田珊珊說,她是西安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的大三學生,通過學校的網站得知的消息,被院系推薦后,經過學校的面試,最終“脫穎而出”。
“兩點一線”的見習生活
由于各高校寒假實行錯峰放假且在寒假期間學校普遍封校并停止供暖供餐的實際情況,為避免因見習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困難,在選擇見習大學生時,“家住西安或能夠自行解決食宿問題”變成了一個重要的條件。
住在同學家、每天早上7點起床、趕地鐵、擠公交……這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三學生董永輝這半個月的生活寫照。“真是比上學還累。”
董永輝是個新疆小伙子,聽說兒子獲得了到省政府見習的機會,遠在新疆的父母非常開心,“家人一直希望我能成為公務員。”董永輝說,實習前,對“新城大院”很好奇,之前離它最近的時候也就是從門口路過。“一想到可以在里面生活和工作,就忍不住的激動。”
但美中不足的是,學習偏向農業專業的董永輝被分在農業廳見習,“其實自己想到過,自己專業符合,也愿意來農業廳實習,但是我一直對新城大院的會議舊址和雨水搜集系統非常有興趣。”董永輝說。
經過培訓過后,12月15日一早,58見習生正式上崗了。董永輝被人事處老師帶到了要報到的處室門口——農業廳種植處,開始了半個月的實習。
由于與所學專業較為對口,董永輝很快踏實下來。正式開始了朋友提供住處與新城大樓“兩點一線”的見習生活。
“公務員不是我的理想工作”
“真正的機關工作遠比我想象中嚴謹和精細。”今天上午的總結會上,董永輝告訴記者,經過半個月見習,自己接觸了很多與自己學習相關的專業數據,“這些數據和信息對我非常有用,以后可以用在工作中。”
對于未來的規劃,董永輝說,他并不想當公務員。
“家長希望自己考公務員,能夠理解他們,想讓我生活安穩。但我覺得自己的強項在與人溝通,更希望去上海、廣州去做銷售方面的工作。趁著年輕,折騰幾年”
未來:將推行常態化的見習制度
很多機關干部則表示,大學生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氣象。省工信廳工作人員說,“這些孩子們對電腦網絡都很精通,教會我們很多知識,正好給我們當老師,自從孩子來了以后很多事情都變簡單了不少。”
下一步,陜西省政府將繼續總結經驗,堅持開展大學生見習活動,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進一步擴大高校覆蓋范圍、增加見習學生人數,逐步向各市政府和國有企業擴展,逐步推動見習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