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6年陜西省最美鄉村教師徐立鋒

徐立鋒給學生們講解科普知識

徐立鋒正在上課
文/圖 記者 劉婷 賈書章
“人生不要拔的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務實,在有限的生命里用無限的愛心去播種希望,投身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并為之奮斗。”這是商州區閆村鎮南寬坪小學校長徐立鋒的心聲。近日,2016年陜西省最美鄉村教師名單揭曉,徐立鋒名列其中。十月的一個清晨,我們驅車趕往閆村鎮南寬坪小學,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顛簸兩個多小時,來到了流嶺深處這座充滿卡通建筑風格的學校里,采訪最美鄉村教師徐立鋒,聽他講述從教20余年的點點滴滴。
熱血從教
1996年,年僅18歲的徐立鋒從丹鳳師范學校畢業,來到商州最偏遠的上官坊鄉中學教書。在黑山區教育組報到的時候,工作人員對他說:“上官坊中學路途遙遠,你要有思想準備。今天肯定趕不過去了,最好住一晚上,明天聯系一名學校的同事,坐個蹦蹦車一同去,要不然你自己走路去不了。”徐立鋒趕緊跑到附近的村民家中打聽,隨便找了一個老鄉家,掏十元錢將就著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下著大雨,徐立鋒和同事一起坐著蹦蹦車行走在山路上,從黑山到上官坊,路越走越長,怎么也不見盡頭,徐立鋒暗暗猜測,學校是不是磚房呀?周圍有沒有商店呀?
在蹦蹦車上冒雨顛簸了兩個多小時,徐立鋒終于來到了上官坊中學。但眼前的一切超出了他的想象,學校是土房子,木門木窗,教室的窗子上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的玻璃,操場上唯一的體育器材是一處少了幾個角的乒乓球案子。來到宿舍的時候,外面下著大雨,房子里下著小雨,初來的徐立鋒到處找瓶瓶罐罐在地上接雨水,從小在國道邊長大的他,雖然很不適應眼前的環境,但是一想到自己是人民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年輕人就應該多吃苦,在基層多磨練,就毅然留下來,開始了他的教書生涯。
剛來,徐立鋒就任班主任,代初二年級的語文、生物、政治等課程,由于文化課底子扎實,業務上很快就上手了。但生活上的問題接踵而至,做飯的蜂窩煤得從幾十里外的鎮上雇車拉到學校,實在不方便,于是換成煤油爐子,煤油爐子的火太慢,做飯得好長時間,徐立鋒沒辦法,專門找人焊接了個柴爐子,放學后跑到山上去撿拾柴火做飯。剛開始他不會做飯,不管味道如何,只要做熟了就行。冬天結冰的時候,去河里洗衣服,雙手凍得通紅,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徐立鋒默默地給自己立下志向,他要教好這些山里的娃娃,讓他們靠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大山,不再重復父輩的老路。
點燃希望
上官坊位于流嶺深處,這里山大溝深,民風淳樸。徐立鋒通過和學生深入接觸,發現山里的孩子善良、淳樸,但是文化課基礎比較差,個別學生有厭學情緒。對此,徐立鋒每周都做出具體的教學安排,定期開展勞動、朗誦、表演、演講等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還大膽把農村娶新娘引入學校趣味活動中,讓山里孩子在歡笑聲中樹立了自信。
每年新學期開始,徐立鋒發現第一個月幾乎開不了課,正常的教學任務完成不了。原因是孩子們經常湊不齊報名費,今天幾個學生報名了,明天幾個學生湊齊錢了才來報名。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徐立鋒和其他同事商量,要求所有學生每學期按時報到上課,如果學費湊不齊,隨后再交。這以后,每學期都能按時開課了,學生流失率也下降了。每天晚上自習結束后,他還要給幾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補課,反復講解知識點,直到他們聽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