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生命中,忍受痛苦的磨練,往往能得到美麗的結果,獲得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達到人生更美好的境界。挑戰生存,冷靜是絕望的出口,合作產生力量;敬畏生命,不輕言放棄;紀律,創造奇跡的保證。
一、作文素材
有ABC三個候選人,如果要你從中選擇一位能造福人類的人,你會選擇誰呢?三位候選人的情況分別是這樣的:A篤信巫醫和占卜家,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讀大學時曾經吸食鴉片,每晚都要喝大約一公升的白蘭地;C曾是國家的戰斗英雄,一直保持著素食的習慣,從不吸煙,只偶爾來點啤酒,年輕時沒做過什么違法的事情……答案不是明擺著的嗎?除了C之外,人們難道會去選擇A或B?不,這并不是一個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選擇告訴你:因為這三個候選人分別是:A的名字叫羅斯福,后來不僅成了美國總統,而且還四次連任;B的名字叫溫斯頓·丘吉爾,1940年出任英國首相,而且算得上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首相;而C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誰都知道。他最終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魔頭……曾經的污點(也包括曾經的優點)是只能夠用來說明“曾經”的,而“曾經”并不能完全決定現在和將來——能決定現在和將來的,最重要的是你今天的所作所為。
二、構思點撥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是發展變化的,看人要因時、因事而異,不能帶有成見、偏見。在學校里有些老師對待優等生寵愛有加,可他們有些人到大學里竟變壞犯法,令人難以置信;而有些“差生”卻臥薪嘗膽,冰凍三尺,終于學有所成。社會上也有不少類似的事情。曾經和現在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改變靠自己,不能把別人看扁,也不要把自己看低。
【作文猜想八】思索幸福
一、作文素材
1、2009年11月19日《中國青年報》做的關于“幸福和屋子的關系”的在線調查顯示,八成中國被調查者以為“幸福和屋子有關系”,不過對此結果,日本網友的意見大相徑庭,約九成以上日本網友以為幸福和屋子沒有關系。
2、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活著就是幸福,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為了“所謂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3、有人認為:人生的幸福最淺層的是欲望、物質帶來的,欲望和物質的人生是永不能滿足的。
二、構思點撥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于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于人的心態。
幸福畢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所以,對幸福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國內外已經有眾多的幸福評價指標體系,如國外有法國的“快樂指數”、英國的“國民福祉指標體系”等,國內也出現了如“幸福江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等評價體系。但目前并沒有公認的幸福評價體系。
許多關于幸福的研究表明,在影響個人幸福的最重要變量中,前三項分別是就業、婚姻和教育。政府對個人的婚姻狀況影響可能有限,但與就業和教育卻直接相關。其他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因素如安全、環境、醫療、文化生活等,也與政府治理關系密切。
幸福是個人由于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于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勞動和創造。
要幸福,就要追求,就要奮斗。
【作文猜想九】海外大撤離·國與家
一、作文素材
近年來,撤離人員事件已不鮮見,乍得戰亂、海地強震、吉爾吉斯斯坦騷亂,一次次的考驗,一次次的勝利,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無論撤離人員的距離有多遠、規模有多大,保護每個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論他身在何處,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正如汶川地震我們不放棄不拋棄,即使遠在萬里,我們也要全力以赴,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缺。飄零在外的游子,終于踏上國土,就像投入了母親溫暖的懷抱,他們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終于回家了,感謝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