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新統計數字顯示:陜西40所省屬公辦高校負債超過100億,警鐘再度敲響,陜西相關高校究竟為何債臺高筑?政府將運用什么辦法化解債務風險?
陜西40高校負債超100億
陜西高?,F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債臺高筑。到2009年底,陜西40所省屬公辦高校共負債102.6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是銀行貸款。近一兩年來,陜西各高校還債高峰陸續到來,再加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后,銀行多次加息,陜西高校還本付息壓力急劇加大、財務風險不斷增高,有的高校收來的學費基本用來償還銀行的貸款,債務問題成為各高校校長最為頭疼的問題,是制約陜西高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今后不再審批新設高校
今年,陜西省將安排16.5億元專項資金,為高?;鈧鶆瘴C。2012年前,統籌70多億元,化解省屬高校70%以上債務;2013年到2015年,徹底解決省屬高校債務問題。今后,陜西不再審批新設高校及高校建設項目;未經陜西省政府批準,各高校不得自行舉債;銀行也不得再向高校審批和發放新增貸款。擅自新增債務的高校,陜西將通報批評,同時扣減或停止安排有關專項經費。
需借助地方財政還債
審計署科研所副所長劉力云,2日晚在接受采訪時稱,根據審計結果,到2010年年底,全國一共有1164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有地方政府性債務,大概的金額是2634.98億元。分析數據表明“高校90%以上的債務余額是擔保債務或者救助債務”。
劉力云說:“和我們地方政府型債務審計分類有關系,一類是政府擔保責任的貨有債務,也就是將來用非財政資金償還。還有一類就是相關企事業自行舉薦,用于封閉性項目,以單位或者項目自身收入償還的債務,地方政府既沒有提供擔保也不負有法律償還責任,但有救助責任。”另外,統計數據表明“地方所屬高校借新還舊率超過50%”,也就是地方政府需要安排財政資金用于還債,化解地方所屬高校的債務風險。中廣
■原因
高校負債或緣于盲目擴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分析高校負債累累的原因時指出:“一個方面是盲目擴張,就是增地蓋樓,有大量的花費,其次是,學校或者國家的撥款過少,按理講大學的發展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政府都有補貼和投入的責任,第三個是,學校其他的資金的渠道比較少,除了政府撥款和學費收入之外,社會募捐和社會合作所獲得的辦學經費極其有限。”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所長勞凱聲認為,破解舉債困局,目前高校的發展重心應由擴大規模轉向提升教育質量。勞凱聲說:“我認為高等學校規模的發展規模的擴展現在應該告一段落了,從目前來看中國的高等學校在最近十幾年的規模發展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高等教育的質量有所下降,所以我覺得現在高等學校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注重內涵的發展,一個方面要提升教育的質量,另外一方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好的發揮他的效力,而不是盲目的去擴張。”(陽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