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人生中會面對很多個十字路口,高三時是一個。在這個十字路口,有人通過高考順利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成期望,選擇來年再戰;也有人選擇去異國他鄉完成自己的夢想……站在18歲這個十字路口,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本報暑期特別報道的最后一期關注國內準大學生派、留學派、復讀派三個群體的暑假生活,同時邀請專家對他們選擇的新生活給出指導及建議。
不經意間,這個暑假即將結束,你過得怎么樣?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的學習生活?但愿我們精心策劃的《家長:暑假該送孩子去哪?》、《放下書本練習題 走進社會大課堂》、《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孩子暑假怎么過?》、《大運志愿者:這個暑假別樣精彩》、《留守兒童:暑期教育和關愛誰來填補?》這些暑期報道給你帶來一些幫助或思考,也希望在新的學期每個人都能過得充實、快樂。
旅游學習兩不誤
充分享受自由時光
【國內準大學生派】
深圳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陳麗月以645的高分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高考一結束,她就迫不及待地與朋友開始了旅行,南京、上海、蘇州、杭州、惠州,這些地方她們用一周多的時間玩了個遍。
與大多數同齡人一樣,陳麗月被小說里描繪的江南小巷深深吸引,特別想親眼去看看,于是便有了這次旅行。旅行結束后,陳麗月的高考成績也出來了。進入7月,也是考生填寫志愿的時間,拿下學校文科狀元的她填好志愿后,就靜靜地等待錄取通知書。
陳麗月也正好利用這段時間,閱讀一些平時想看卻沒時間看的書。當得知自己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專業錄取后,她提前看了一些跟專業有關的書。除此之外,她還幫助媽媽朋友家的孩子補習初中課程。
現在,離開學的日子也近了,陳麗月回到老家看望了爺爺奶奶。當總結起這個暑假,陳麗月表示:“這是一個過渡時期,之前都忙著學習、考試,沒什么時間去考慮一些事情,比如對之前生活的總結,比如如何讓自己轉變心態,來應對未來。”對于即將到來的象牙塔生活,她表示:“想去更遠的地方,跟更多的人接觸,鍛煉自己。自己的適應能力挺強,不會擔心不適應新的生活,反而對新生活充滿期待。
對于今年深圳的文科狀元陳霜陽來說,這個暑假過得也比較充實。北京大學新生入學后都要參與英語分級考試,方便日后的英語教學,“所以暑假里我做了一些英語聽力和閱讀練習,準備應對開學后的英語考試。”
畢業于深圳中學的她沒有擔心即將到來的生活,“我們高中生活跟大學生活差不多,而且即使生活上有些不習慣,也沒什么擔心的!”8月27日,陳霜陽將去北京大學報到,“這幾天收拾東西,就可以出發了!”
要對4年大學生活有規劃
◎專家建議
剛進入象牙塔的同學們要注意些什么?深圳大學中文系教授郁龍余認為最主要的是盡快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由老師督促學習、家長監督學習的模式轉變到自主學習的模式是大學新生人生成敗的關鍵。”
郁龍余表示,中學教育是由老師按部就班地安排,學生只要跟著安排走就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然而大學的課程繁多、知識籠統,要求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高中僅有的幾門科目會在學生面前來來回回地出現,師生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也比較密切。然而大學的課程科目繁多,每個學期教授課程的老師不盡相同。很有可能在大學四年里某一位老師只教授過你一門課就“無緣相見”了。
“學生有問題需要老師幫助,老師是十分歡迎的”,郁龍余說,大學里每個班都有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學生有問題可以敞開心扉跟他們交流。不管是年長還是年輕的老師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渠道幫助有困惑或有困難的學生。郁龍余告訴記者,他就曾經資助過一位成績優秀的日語系女學生。該學生跑到他辦公室說明了家庭困難,隨后在他的幫助下勤工儉學,畢業后應聘到一家上海跨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