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熊啟江 汪治)2011年,商南縣教育體育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全縣各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做到兩個確保、實現三個突破、完成四個創建、實施五項工程,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教育體育系統“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高中教育質量”、“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等34項工作分別獲省、市、縣表彰獎勵,全年教育體育事業持續健康蓬勃發展,呈現十大亮點。
一是以落實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教育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更為重視教育,先后5次召開常委會和常務會,7次召開縣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教育工作,全力解決教育發展涉及的用地、拆遷、資金等問題。6月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全縣教育工作暨教育“雙創”動員大會,印發了7個教育改革發展文件,對今后十年全縣教育改革發展做了全面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優先發展教育的剛性保障措施,“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責”的教育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二是以內涵發展為核心,縣高中創建為省級示范高中。全縣高考二本以上上線1238人(不含體育藝術類),比2010年凈增47人,上線人數創歷史最高紀錄,高考萬人比連續26年位居全市第一,受到市、縣嘉獎。縣高中被評全市“五星級優秀學校”,被教育廳命名為省級示范高中。
三是以能力建設為基礎,縣職中順利通過省中等示范性職業學校驗收。新建的實訓樓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汽車駕校順利遷址,新征實訓基地20畝,投入50多萬元購置了汽車模擬駕駛器等專業實訓設備,裝配了4個功能部室。在省、市中職技能大賽40人次獲獎。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創建工作已通過省專家組評估驗收,等待命名。
四是以幼兒園建設為突破口,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新建、擴建的10所幼兒園均已全面開工建設。全縣13個鎮、4所村級小學建成了“鎮中心幼兒園”和“村級幼兒園”,均達省級三類園標準,學前班覆蓋所有行政村,學前三年入園率達80.2%。
五是以布局調整為抓手,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完成校安工程項目學校32所,撤并學校14所,新建樓房15幢,改造學校38所,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空前改善,中小學生入學率均達100%;投資2.6億元的鹿城中學順利建成并開學招生,城區中小學校點布局和師資配置得到全面優化,成為全市率先實現農村普通高中全部進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縣。投資900余萬元,重點完成了縣初級中學、趙川中學、城關小學、十里坪鎮九年制等校的校園文化創建任務,成效顯著。趙川中學、縣城關小學分別獲得省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二、三等獎。
六是以基礎教育專網建設為助推力,教學手段逐步現代化。著力推進基礎教育專網建設推進工作,全縣中心小學及其以上學校、縣直教育單位專網接入率達100%,農村小學專網接入率達89%,教體局獲得“省基礎教育專網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積極開展“五進三不漏示范校”、電教成果評選活動,3所學校網站被評為“全省中小學百佳網站”,教體局和16所中小學所在陜西省第二次教育資源網資源征集中被評為先進集體,16人獲先進個人。29件作品在“移動校訊通杯”電腦制作活動中獲省市級獎,1所學校獲省級“學校最佳組織獎”;11篇論文在第二屆 “中國移動校訊通杯”全國中小學教師論文大賽中獲獎。
七是以落實惠民政策為落腳點,資助中心獲得省級先進。全年為6405名貧困寄宿生補助生活費588.48萬元,516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享受生活費補助19.36萬元,2490名幼兒享受學前一年免費教育;1699名職中貧困學生獲得助學金254.7萬元,2100名高中貧困學生享受助學金315萬元;全縣中小學生、幼兒享受“蛋奶工程” 31892人次。 “春苗營養廚房”項目落戶22所農村中小學,惠及5528名留守兒童,基本解決了農村寄宿學生的吃飯和營養問題。發放大學生助學貸款1933萬元,圓了3000余名學生大學夢,縣資助中心獲省級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