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中學
通五經,貫六藝,腹滿真知,駕輕就熟遂好夢;接千載,游萬仞,心盈正能,攻堅克難登巔峰。
點評:此聯上下前兩句取法本句自對,聯語用此技法之妙,如前述。五經、六藝,中國傳統文人必所掌握,當此復興中華傳統道德以期匡正時俗之呼聲日漲、國學隆興宜上升至國家文化戰略層面之際,為民族文化鼓呼,至所難得。下聯“正能”入聯,探時代之脈。
下聯首起典出劉勰《文心雕龍》“思接千載,神游萬仞”,濃縮對考生之深深寄望,此亦應試中超常、出彩所在。聯律方面,上下后兩句平仄多有差池,或囿于成語入聯之故?然加以調整非為難事。
長沙市七中
十年潛學海,練功恰似水穿石;今日試牛刀,折桂猶如竹在胸。
點評:聯律工穩。上下聯相承相應,聯意取流水之態,承接有序,遞進之勢分明,如兩木完美相契。各以一比喻出之,修辭之用,使全篇增色。整體平實曉暢,不雕不琢,本色較為天成。
向學之道,貴乎潛心潛力,故古來多有勸學名篇詳加論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亦即此理。水滴石穿,在于持之以恒。倘做到精誠所至,金石必開,此日應試,不過小試牛刀,成竹在胸。此等自信與暢達,以實力奠基。
湖南師大附中
華夏擢英才,共赴百年夢想,便待我談經論道;湖湘多俊彥,曾經十載琢镕,當就茲起鳳騰蛟。
點評:縱談契合時語(百年中國夢),時代色彩濃烈,寄言學子個人人生之所望所得,必當镕鑄時代主流,契合時代主旨,攸關國家民族命運,此為大我與小我之密切相關。是故,此聯于激蕩學風直至警醒當世俗流,良有裨益,此亦聯藝之助也。
聯律整體工穩,個別字位有差池,未可苛求;長聯縱橫雄論,舒展自如;上下聯首起“英才”與“俊彥”義近。“起鳳”句典出千古名文《滕王閣詩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瀟湘晨報 記者 沈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