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絕大多數高校都是春秋兩學期制,而西安交通大學今年打破這一傳統辦學學制,實行“兩長一短”的三學期制。7月1日,西安交大學子迎來了首個夏季小學期。西安交大也是西北地區首家采用夏季小學期的高校。
據了解,相對于國內普遍實行的兩學期制,國外很多高校實行的是多學期制,這種時間差異對國際交流帶來一定不便。此外,根據不少高校教學安排,從課程結束到期末考試,復習時間往往長達兩到四周,未能充分利用。
西安交大推行的三學期制,包括春季、秋季兩個長學期和一個夏季小學期,這也是諸多世界名校普遍采用的學期制度。其中夏季小學期是從原來的春、秋兩個學期中,各抽出2周時間組成。三個學期的總時長與原來兩個學期相同,仍為41周;寒暑假的時間也沒變,為11周。
“春季學期考試復習時間比以往縮短,考完就進入夏季小學期,小學期結束才放暑假。”西安交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夏季小學期從7月1日開始,至7月26日結束。
該負責人表示,除在附屬醫院臨床學習階段的醫學類本科生外,其他所有本科生都實行夏季小學期,本科一年級軍訓時間安排在新生入學正式上課前。
三學期制并非簡單的學時變化,教學安排也隨之調整。本科生夏季小學期的教學內容,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學生國內外交流訪學活動。課堂教學主要為通識教育課程,以及各學院開設的專業前沿類課程、創新課程、試點課程、學術專題講座等。
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夏季小學期的教學安排,大一至大三各有側重,但無一例外都鼓勵參加國內外訪學活動、實踐實習活動,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實踐能力。
“實行夏季小學期,將建立起與國際一流大學更吻合的學期體系。”西安交大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有利于促進師生參加國際交流,加強對國際教學資源的利用,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國內外課程資源。
目前國內已有部分高校實行夏季小學期,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等。
據記者了解,西安其他高校目前尚未有實行多學期制的計劃。“三學期制表面上看只是學時調整,實際上牽扯到一系列培養計劃的改革,實踐效果需進一步觀察。而且各高校情況不同,應根據各自特點決定是否調整。”西安一高校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劉振)
校園回聲
交大學生:用小學期提升自己
7月1日是西交大實施小學期的第一天。在西交大老校區,大部分同學表示,小學期并不影響正常的寒暑假,反而可以集中通過實習、選修、講座等途徑,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昨日下午,記者在交大錢學森圖書館外見到了正準備去上選修課的電氣學院大二的張同學。他說,小學期里,自己已經聯系了電工實習,身邊不少同學也都利用這段時間聯系了實習單位,還有的報了選修課,或者低學時輔修課程。
“大一的這個時候,我有1個月的時間復習、考試,比較輕松。”張同學說,“現在考試的時間集中了,考完試還有4周的選修或是實習課,學習壓力比較大。”
人文學院大三的徐同學說,小學期并沒有像之前想象的,會“侵犯”正常到來的暑假。“好多學院在這段時間安排了講座,有專業人士主講的,有國外教授主講的。”徐同學說,自己已經選了4場講座,希望以此豐富專業知識,提高自己。(西安晚報 記者 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