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法
溝通方式雖然多了 人情味卻淡了
打開陜西師范大學的官方微博,瀏覽“老教師毛筆手書通知書”相關微博的留言可以看到,多數網友在表示對老教師們的敬意外,也紛紛贊嘆這份通知書中包含的濃濃情意。網友“小蝎11”更是直呼,“好想重新高考一次!為這墨香四起的通知書!”
更有網友留言稱,“手寫的通知書、信件里包裹的感情比起打印的材料厚重多了。”
在陜西師范大學校園內,一位學生家長坦言,雖然現在通訊手段很發達,人人過年都會收到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祝福短信,但這些祝福比起手寫的書信來,少了濃濃的人情味,“我們很難從被‘克隆’了千百遍的短信中,感受到關心,更沒有從前收到遠方朋友、愛人、親人的來信后,把信紙捧在手心,一遍遍閱讀、體味的那種激動心情了。”
調 查
空閑時間你還會練字、寫信嗎?
“今年暑假,在我們培訓中心,練習毛筆字、鋼筆字的中小學生有1000多人。”西安趙九江書法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趙九江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電腦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從“寫字”改為“敲字”,但因為中高考仍有對規范漢字書寫的要求,使得多數家長對孩子“字寫得好不好”還是相當重視。
再說,雖然現在我們告別毛筆字時代了,但是這種傳統的書寫方式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們并不一定會用毛筆辦公,但是書寫的過程,卻可以讓我們記得我們的底蘊。趙九江說,“除了孩子,也有一些成年人愿意練字,今年暑假,我省理科狀元王鵬宇也來到我們培訓中心練習硬筆書法……”
7月16日記者發現,雖然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等原因,目前提筆練字、寫信的市民越來越少,但是多數人都很懷念手寫書信的歲月。(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