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起,陜西省教育廳將在西安、渭南、商洛三市中小學試點推廣《第二套全國中小學校園集體舞》。相比于2007年的第一套集體舞,第二套動作更簡單,舞蹈中男女生“手拉手”動作也減少了。
8個舞蹈學校可自主選擇
7月22日上午,陜西省教育廳組織西安、渭南、商洛三市近百名體育、音樂老師開展了第二套校園集體舞培訓。據了解,第二套校園集體舞是在總結第一套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創編,共包括6個舞蹈:小學組《童心舞動》、《嘿!加油》,初中組《青春飛揚》、《國韻飄香》,高中組《陽光季節》、《校園圓舞曲》。
負責此次培訓的西安市二十三中高級體育教師高巖介紹,小學組兩個集體舞,還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分了“低年級版”和“高年級版”,所以,實際上共有8個舞蹈。
具體跳哪套,學校可根據學生能力和場地情況等自主選擇。跳舞時間,主要利用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鍛煉時間進行。
《國韻飄香》音樂透著京劇味
“第二套校園集體舞更有時代氣息,也更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高巖說,比如,小學組舞蹈主要體現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的特點,動作簡單好記。
初中組舞蹈充滿了青春氣息,富有活力,音樂旋律歡快。《國韻飄香》舞蹈動作除了有街舞、韻律操、健美操等動作外,還融入了京劇臺步元素,音樂還透著京劇味兒。
高中組的舞蹈則體現了高中生逐步趨向成熟的特點和需求,動作優美、節奏舒緩,注重對學生禮儀和氣質的培養。
第一套校園集體舞推出時,因為有許多需要男女生手拉手完成的動作,不少男女生都覺得不好意思。而第二套,特別是初中和高中組舞蹈,男女生手拉手的動作減少了。記者發現高中組《陽光季節》,初中組《青春飛揚》里,幾乎沒有手拉手動作。
旋律歡快能把人迅速帶動起來
來自西安市二十三中初一年級的康藝瀟、席璐等4名中學生也參加了培訓。“旋律歡快,能把人迅速帶動起來。”跳了一段后,康藝瀟說。而席璐則說,《國韻飄香》舞蹈有著濃郁的中國味,動作也不是很難學。
畢業于西安市鐵一中的小張,2007年在高中時就跳了第一套校園集體舞。昨日,她在網上看了第二套高中組集體舞視頻后說:“比第一套動作簡單,還加入了踢踏舞等動作。”培訓教練高巖也表示,第二套的動作比第一套更簡單易學。
陜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二套校園集體舞將在西安、渭南、商洛三市試點,其中西安、渭南在所有中小學試點,但試點學校可以只選部分學生跳。我省將根據試點情況和教育部的安排部署,決定是否在全省推廣,但推廣并不是強制所有學校必須跳。
不少學校已“停跳”第一套校園集體舞
2007年,按教育部部署,陜西省在西安等地試點了第一套校園集體舞,但因為動作難度大、場地不足等原因,不少學校已經停跳。
西安一所中學的副校長表示,學校跳了不到一年時間,就不跳了,主要是動作難度比較大,不太好推廣,不少舞蹈動作還需要男女生一起手拉手完成,學生們多少都有些不好意思,放不開。
“校園集體舞剛開始推廣時,學校還利用早操時間讓全體學生跳,并給學生做了服裝,區上還組織了比賽。”西安城東某小學副校長也表示,但是學校跳了一段時間后,也不跳了,最近幾年很多學校也停跳了。
該副校長說,除舞蹈動作比較難,男女生不好意思拉手外,不少學校,特別是一些城里的學校主要是場地太小,根本練不開,“想錯開時間安排,但又沒這個時間,”他說,“因為校園集體舞只是推廣,并不強制要求必須做,所以時間一長,很多學校就停跳了。”
而畢業于西安鐵一中的小張說,相比廣播體操,她更喜歡校園集體舞,“廣播體操比較無聊,校園集體舞音樂很歡快,一般都是兩個人、4個人一起跳,大家可以面對面跳,還可以看著對方笑、扮鬼臉,挺好玩的,舞蹈還可以培養形體和氣質,希望能將校園集體舞推廣開。”(華商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