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懵懂少年,癡迷于偵探小說中的情節。他經常幻想自己能成為小說中某個角色。一天,當他路過一居民家門口時,頭腦中浮現出一系列犯罪情節,面對這些異常刺激的情節,他失去了理智,竟對年僅7歲的小霞欲行不軌……危急關頭,小霞機智應對,最終脫險。8月14日,記者對此案進行了詳細采訪。
14歲少年尋刺激,癡迷偵探小說
小軍今年14歲,是一名初中生,寶應人,暫住在市區。在許多人眼里,小軍是一個十足的乖小孩。家人見兒子比較老實,所以對小軍也很放心。
從小學開始,小軍因為英語成績不好,所以成績一直上不去。去年六七月份,小軍看到周圍的同學經常拿小說書出來閱讀。看著同學們讀得津津有味,小軍好奇了,就不斷借小說來看。小說里精彩的內容吸引住了小軍,很快,同學手上的小說,被他借光了。同學那兒沒有書了,小軍就想到了圖書館。每當有空,小軍就鉆進圖書館,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
“我最喜歡的就是偵探小說,里面情節比較刺激。”小軍說,他一年時間內閱讀了20多本小說。在這些書籍中,有偵探類、奇幻類、武俠類。
女孩斗智
嫌疑人欲行不軌,7歲女孩智斗脫險
今年7月28日下午4時許,小軍閑來無事,騎著電動車在武塘小區附近轉悠。在一居民家門口,小軍停下了來,他看到7歲大的小霞正在屋子里看動畫片。此時,小軍頭腦中浮現出了小說里描述的嫌犯犯罪的畫面。小軍沒有多想,放下電動車沖進了屋子里。
小軍進屋后直接用手捂住小霞的嘴,試圖將小霞制服。嘴被對方捂住,小霞為了脫險用手使勁扳小軍的手,但由于手勁太小,反抗沒有湊效。就在雙方糾纏時,小霞發現小軍戴著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看到此,小霞手一揮,將小軍的眼鏡打到了地上。沒有了近視眼鏡,小軍看不清楚,很快就放開了小霞。小霞乘小軍不注意,從屋子里跑了出去,向爺爺求救。眼見事情敗露,小軍來不及找丟失的眼鏡,快速逃離了現場。
事情發生后,小霞和爺爺來到派出所報警。“叔叔騎著一輛紅色電動車,戴著眼鏡,瘦瘦的。”在派出所里,小霞向民警詳細講述了欲侵犯自己的男孩的體貌特征。辦案民警通過分析認為,嫌疑人有可能回到現場,于是對小霞暫住地進行設伏。7月30日凌晨4時許,一男孩騎著一輛紅色電動車在武塘小區內轉悠。伏擊民警確定這個男孩就是小霞描述的“壞叔叔”,很快將其擒獲。
對話嫌疑人
“當時是一時沖動,沒有想犯罪”
在審訊室里,對于入室侵犯小霞一事,小軍供認不諱。面對記者,小軍表現得很后悔,稱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只是想模仿一下小說里的情節。
“我當時頭腦中浮現出犯罪的畫面,突然有了一種沖動,其實我沒有想真正犯罪。”一臉稚氣的小軍面對記者顯得有點緊張,他說他不喜歡看電視劇和電影,唯獨喜歡看小說。他之所以喜歡偵探、奇幻小說,就是因為喜歡里面有大量刺激的情節描寫。事情發生后,他就覺得這件事做得不對,曾回頭跟小女孩道歉。“我以后再也不做這樣的傻事了。”小軍說,在發生這件事之前,他就注意到小霞,但一直沒有什么犯罪的沖動,直到頭腦中出現小說里描述的犯罪情節,他才控制不住。
“我們平時只關注小孩成績和生活,哪知道他會看這些書籍啊!”小軍的母親看著自己兒子犯下如此大錯,只怪自己平時沒有教育好小孩。
專家觀點
凈化市場非主流文化
給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據了解,目前在文化市場上,許多文化制品充滿了兇殺暴力、淫穢色情以及其他有損人民群眾健康的內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受其影響,產生極大的消極作用。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成為社會焦點,應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好的文化可以激勵人,壞的文化可以腐化人。” 市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心理教育專家王道榮副教授認為,青少年時期正處于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時期,易對性、暴力等富有神秘色彩的事物好奇。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會化進程中沒有形成健全的人格,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往往容易誤入歧途,加上年輕人逞強好勝,他們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過程中,常常帶有很大程度的瘋狂性。
“有關門應該凈化目前市場非主流文化,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王道榮提醒:青少年犯罪與學校、家庭以及相關的社會潮流緊密相關。為了減少青少年犯罪,社會各方都應關注青少年成長,隨時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及時引導,合理教育,才是治本之策。(中國江蘇網 涉案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