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普通的A4復印紙做成的結構模型能承受多大的重量?牙簽、土豆、蘿卜,能搭出什么樣的塔狀建筑?10月18~19日,首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能力挑戰賽在東莞市長安鎮第二小學舉行,來自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和全省18個地市的100多支隊伍近400名師生按高中、初中、小學高年級三個組別,參加了現場動手制作和現場綜合素質測評兩部分比賽。
與以往的科技能力創新競賽不同,本次大賽制作材料來源簡單,低成本,紙承重比賽僅需3張普通的A4紙和膠水,牙簽搭塔用的是牙簽、土豆和蘿卜。
記者在現場看到,初中及小學組的比賽項目是“牙簽搭塔”:參加者需要至少使用100根以上的牙簽,在90分鐘時間內,將土豆、蘿卜串在一起,現場制作一件塔體藝術品。大賽組委會僅提供“牙簽一包”。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名塔”林立,甚至出現了廣州的地標。來自清遠市陽山縣第一小學的兩名六年級學生,選擇了制作“小蠻腰”。“難度最高的是收腰的部分,角度要逐漸縮小,用牙簽來造型真的很不容易。”一名正在制作的同學說。
牙簽搭塔同樣含有不少“科技含量”,華師附小的兩位同學還搭起了“科隆大教堂”。(記者 羅樺琳 通訊員 彭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