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自主招生、破格補錄和調換專業日益成為高招腐敗的三大“重災區”,養肥了一批教育貪官,嚴重危害教育公平。東部某院校工作人員坦承:“‘點招’也是隨行就市,由于今年點招指標下降,一個名額已經由去年二三十萬元漲到了100萬元。”一位211高校負責人則坦言,對于主管領導來的照顧某考生的“條子”,學校只能通過自主招生的途徑將其錄取。尤其是藝術及體育特長生領域的自主招生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成為有門路但成績不好的考生入學新通道。(新華社12月3日)
此前北京青年報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張可云曾發表博客稱,“兩年多前我就認定,中國人民大學的自主招生肯定會出問題。”“100萬上人大,大家都聽說過。”報道出來后,張可云矢口否認說過此話。100萬上人大仿佛成了待解之謎。而從新華社的報道可知,所謂的100萬元上大學并非虛妄之言,“一個點招名額賣100萬”確實存在。
點招,是指高校在招生時點名錄取某一考生,哪怕分數低些,只要被點上名也可被正常錄取。其初衷是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權,讓少數考分不夠但某一方面拔尖的專才能夠進入高校深造。但在政策具體執行中,漸漸異變成為權力和金錢交易的“點招”,成為一小部分特權群體專享的優惠。有的貧寒子弟哪怕離分數線只差一分,也難被眷顧,而有的人離分數線差了數十分甚至更多,也有資格被點上,前提是其父母乃權貴或巨商。
如此點招,是不折不扣的招生腐敗,不僅傷害教育公平,更使自主招生污名化。今年5月,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意見》,明確要求取消點招。其后,教育部也專門下發通知,開展以整治“點招”違規行為為重點的專項治理,對于違規降分錄取的“點招”行為一律立案查處。對于違規錄取的學生,責成主管部門不得予以學籍注冊。有人認為,不宜一刀切地取消點招,誠然,如果全部取消,那些偏才怪才也就失去了上大學乃至上名校的機會,但在點招已經被異化的語境中,取消并無不妥。招錄偏才怪才可通過更透明公正的方式遴選。
是該將淪為腐敗通道的“點招”點掉了?。ㄍ跏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