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中,醫務人員為棄嬰進行檢查
棄嬰救助演練
5月20日,昆明市兒童福利院對昆明“嬰兒安全島”進行棄嬰救助模擬演練,這意味著云南省首個試點“嬰兒安全島”將正式投入使用。
棄嬰救助演練
全程20分鐘完成
位于盤龍區金馬鎮白龍寺村昆明市兒童福利院門口的“嬰兒安全島”外觀并不起眼。
一個不到10平米的小木屋里,內裝有空調、延時報警器、保溫箱、嬰兒床、紫外線消毒車、桌椅等設施。其中,嬰兒床放置在木屋的最里面,長約1米,木質結構,被褥上是憤怒的小鳥卡通圖案,格外溫馨可愛。
上午10時,一位婦女懷抱著幾個月大的娃娃,匆匆走進“嬰兒安全島”內,將孩子安置好后,又匆匆離開現場。同時,位于昆明市兒童福利院值班室里的警報響起。
接到警報后,一名保安向安全島走去,四處查看,另一名福利院保安人員立即撥打了兩個電話,一個是福利院醫務科,一個是110。
不到5分鐘,轄區民警與醫務人員均趕到現場。昆明市兒童福利院醫務科的工作人員立即對棄嬰進行身體檢查。民警則對嬰兒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隨即,民警與醫務人員將孩子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不到20分鐘,整個演練過程便已完結。
“此次救助演練,是為了讓工作人員熟悉救助棄嬰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以便今后改進。”昆明市兒童福利院辦公室副主任賴文斌表示,“建立嬰兒安全島的目的是保障孩子的生命,更是建立一個反棄嬰的陣地。”
在考慮到其它省份的嬰兒安全島啟用后大量棄嬰涌入的情況,昆明市兒童福利院也制定了應對方案。
“我們除了擴建兒童福利院的床位加大接收能力外,還將采取家庭寄養模式作為棄嬰分流的手段,”賴文斌說。
嬰兒安全島設施完備
嬰兒安全島之惑
“嬰兒安全島”是收容和保護被遺棄嬰兒的特殊場所。截至2月18日,中國已有28個省、市、區試水建立“棄嬰安全島”。
據了解,中國第一個“嬰兒安全島”于2011年6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社會福利院建立。昆明和個舊成為了云南首批試點城市。
2014年1月28日,廣東首個“嬰兒安全島”在廣州市兒童福利院正式投入使用。
但僅僅48天后,廣州市宣布暫停試點“嬰兒安全島”,原因是短時間內接收棄嬰數量,已經超出了福利院承受的極限。
一時間,有關“嬰兒安全島”路在何方的疑問,如投水之石,激起千層浪。
尷尬
棄嬰家長是否構成遺棄罪?
家長把孩子放到“棄嬰島”肯定有違道德,但在法律上是否該受到懲罰,也是爭議所在。
據律師介紹,在目前的法律體系中,對于遺棄嬰兒的法律規制現身于三部法律中:《刑法》第261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計劃生育法》第22條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0條分別規定,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女嬰,以及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后兩部法律雖然缺乏對應的強制措施,但遺棄嬰兒的行為仍是一種法律意義上的違法行為。
“從現實情況來看,一般棄嬰父母被抓后獲判遺棄罪的數量極少。”昆明市人大代表、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春光說。
嬰兒安全島
專家
解決遺棄問題應從源頭抓起
“生命權的保障必須優先。嬰兒安全島的爭議實際上暴露出的是社會倫理道德、制度保障方面的問題。”李春光認為,從根本上解決棄嬰問題,要從抓好新生兒篩查工作做起。此外,政府還應盡早建立針對殘疾兒童家庭的扶持制度,讓更多的困難群體生活有保障。
云南天外天律師事務所主任羅珂認為,“嬰兒安全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社會公眾對兒童權益保護的日益重視。但在社會對于監護體系的系統架構存在缺陷的情況下,嬰兒安全島的存在是作為解決問題末端的不得已之舉,仍值得保護與推廣。
社會專家表示,我國兒童福利工作的理念和制度構建必須轉變,需要從夯實醫保社保、強制婚檢等制度環節入手,一方面加強對家庭撫養殘障、重疾兒童的國家保障支持,減輕普通家庭撫養殘障、嚴重疾病兒童的經濟負擔,弱化他們的棄嬰動機;另一方面,應推行全民強制免費婚檢,把好優生優育關口,降低殘障、重疾嬰兒出生率,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普法教育。
“只有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棄嬰行為,最終才能走出尷尬困局。” 李春光說。(記者 楊之輝 李承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