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出爐后,不少教育培訓機構“聞風而動”,“瞄準商機”大力宣傳高中有關科目補習的重要性,這讓一些高中新生的家長倍感焦慮。記者從最近舉行的“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修訂專家座談會”上獲悉,經過兩年籌備,本市高中課程方案和地理學科的課程標準將于今年年底前公布,明年六月底前將出臺其它學科課程標準,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的命題要求等也將作出調整。專家建議,現階段盲目補習不可取,家長可定下心來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確立符合自身特點和興趣專長的人生目標,為選擇做準備。
降低難度對文理合卷有好處
新高考方案出臺后,本市高中課程標準會如何調整,難度有何變化,成為不少學生、家長和老師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數學特級教師、原黃浦區教育學院院長顧鴻達建議,數學學科的知識點應更為寬泛,但難度要有所降低。他坦言,以往的高考數學中存在一個問題,個別題目出得很難,可以說是命題者自己構造的,有些外國數學家甚至直言不諱,認為中國的個別數學高考題是一生一世也不會用到的,是“人造數學”、“假的數學”。
“今后,這類‘深挖洞’的題目應該少一點,但一些必要的知識點,如微積分、橢圓、雙曲線等應該補上去。”顧鴻達說,為了學生今后的自主發展,數學學習應著力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適當降低難度,對文理合卷有好處。
除了知識面和難度的調整外,不少專家還提出,課標的修訂應更貼近實際運用和學科前沿,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往的實際教學中,干巴巴的地理概念、原理講得多,反而是‘一場秋雨一場寒’這類‘生活地理’講得少,而這恰恰與人的生活質量緊密相關。”地理特級教師、閔行區教育局副局長何美瓏建議,高考改革后的地理教學,能否增加一些貼近生活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社會自然打開一扇窗,如介紹一些地理方法,用來預測臺風的統計法,野外考察方法,利用地圖分析、研究和應用空間信息的“地圖方法”等。此外,在貼近生活的經濟地理學、旅游地理學、地域文化上,也可適當增加一些拓展學習。
信息化手段的普及也對未來的高中教育提出挑戰,“學科知識的完整性,無論如何在教材中很難窮盡。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使得現成知識可以隨取隨得,知識的識記逐漸貶值。比起花很多精力去死記硬背那些細枝末節的識記型知識,我認為,培養學生搜集篩選信息、整合知識,提出創新型解決方案的能力顯得更為重要。”歷史特級教師、普陀區教育局副局長周飛建議,今后的歷史教學能否有“一減少三增加”——要減少識記型、歷史再現的、細枝末節的知識,如考查年代等歷史知識上網就可以輕易搜索到,而要增加經典書目的閱讀,增加研究領域的選擇以培養宏觀的歷史眼光,增加網絡時代課程資源的學習。
兩類考試時間都將比現在短
時下,不少培訓機構瞄準高考新政商機,宣傳部分科目難度增加,課外補習至關重要。記者獲悉,上海即將頒發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細則,將從控制學生負擔的角度提出明確規定,要求合格性考試內容以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基礎型課程要求為依據,其難度將低于現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要求;等級性考試內容以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基礎型和拓展型課程要求為依據,其難度也會略低于現行高考3+1模式中+1科目考試要求。此外,這兩類考試時間都將比現行考試時間短,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能限制題量和考試難度。
目前,市教委教研室組織專家組正在對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進行調整,重新設計高中各學科基礎型課程與拓展型課程內容及其相應課時,這意味著高中各學科基礎型和拓展型課程的內容可能會減少,學習難度可能會適當降低。近期,市教委召開專家座談會,聽取專家對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調整的意見和建議。
高中學校應開設生涯課程
“在現階段,如果盲目要求孩子補習,有可能孩子花了大把時間在校外機構,卻補了很多課程標準根本不作要求的東西。”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比盲目補課更重要的是,高中生要學會如何去選擇合適的等級性考試科目,結合高校招生要求和學生自身興趣特長進行綜合考慮。因此,家長與其“病急亂投醫”,不如定下心來,多花點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志向,從而更好地給孩子提供參考建議,幫助孩子確立符合自身個性特征和興趣專長的人生目標,而不是把孩子往校外培訓機構“一送了事”。
松江二中校長王鐵樺透露了一組數據。上海新高考方案公布后,在未做任何宣講的前提下,該校對高一學生進行了一次“原生態調研”——“6選3你將如何選?”結果令王鐵樺感到意外的是,450位高一新生中,排名前三位的學科分別是化學、生物、物理,這與老師原先預期的選課情況有所不同。專家分析,不同學校的強勢學科分布不同,不同類型的學校學生對錄取高校的期望值不同,在一所學校看上去會存在報考學科不平衡的狀況,但在全市層面上看,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極小。
“就目前而言,學生選擇考試科目,要么跟著大學的專業要求走,要么就是哪門輕松選哪門。”因此專家提醒,高中學校要開設生涯課程,指導學生們學會選擇,家長們更要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和了解孩子,以幫助孩子做出更好的選擇。學生可通過一段時間高中各學科學習的經歷,對自身潛力發展有更深了解,志向也進一步明確后,參考各高校的招生方案,慎重選擇等級性考試科目。
本報記者 錢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