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破解技術瓶頸,“打擂揭榜”力促成果轉化。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的話說,“又一次在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陣地戰中吹響了青春沖鋒的號角”。近期,由共青團中央等部門主辦的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競賽”)在貴州大學落下帷幕,眾多參賽項目聚焦前沿科技領域,迸發出了強大的青春科創力量。
針對市場上已有的可降解塑料存在產能不足、價格過高、降解不徹底等問題,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塑造未來團隊,研發出了“以纖維素為主體的全降解生物質新型復合材料”,開辟了纖維素在可降解塑料制品中的新路徑;隨著空間碎片和飛行器數量的日益增多,太空識別領域急需解決多功能、抗干擾等關鍵技術難題,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的“基于雷達RCS數據的空間物體智能識別技術研究”,為太空識別“鍛造”了一雙“火眼金睛”……
本屆競賽聚焦科技強國戰略部署,搭建了主體賽、“揭榜掛帥”專項賽、紅色專項活動、“黑科技”展示活動有機組成的“1+1+2”賽事整體架構,吸引到全國2000多所高校、40余萬件作品、250多萬學生參賽,其中的獲獎項目科技感和青春味十足,頗為引人注目。
據悉,競賽每兩年一屆,自1989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八屆,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是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對作品的學術性、創新性提出了相對較高要求,集聚、挖掘了大量學生科技創新作品,激勵、培養了大批科技、教育、經濟等領域的杰出人才,促進了青年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推動了高校創新創業的發展。
(記者何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