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推進基礎教育轉型,是湖南省長沙市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長沙市天心區從智育理念轉化、智能環境變革、智慧課程研發等方面入手,打造“融創課程”系統,推動“智育評價”轉變,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為新時代培育綜合型人才。
創設個性“智能天心”
近年來,天心區專注教育資源配置優化,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精準調研各學校智慧教育現狀,發布《天心區加強融合應用推進智慧教育行動計劃》,統籌“校、師、生、家”,加快特色化“智能環境”創設。
規范評審、立項、實施、示范、推廣試點機制,依據應用成果對項目進行考核。為31所信息化教學實驗校立項建設了49個智慧教育創新試點項目。3年累計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全面提升全區數字化轉型基礎環境。在全面普及班級多媒體的基礎上,完成觸控互動教學系統升級,建設平板教學班120多個。完成區屬學校內部網絡改造升級,增加互聯網出口帶寬,區屬學校重點場所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新增錄播系統35套,區屬所有學校具備開展跨校網絡協同教研的能力。
創新運用新設備、新技術。配置智能穿戴設備、超星閱讀機、人工智能機器人、美創記錄儀等,運用直播、智能黑板等技術、產品,集中打造了“桂花坪小學智慧思政活動館”“西湖小學小浪花快樂銀行”等一批特色案例。
共學共探“智育天心”
天心區主持并推動打造特色“集團化辦學”與“智慧五育”融合的“智育課程”,開展“種子教師”培育計劃,完善“智慧教師”認證機制,培養具備較高信息化素養和一定信息化領導力的學校綜合管理人才,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整體規劃、實施協調和應用研究,形成推動區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
目前,第一批“種子教師”團隊已組建完成,一校一專員,覆蓋區內14所“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學校。研發出可復制、可操作的“登山型”課程模型,并“全學段、全學科、全方位”系統推進“三問導學”學習模式。
形成“奇妙課程”“光合課程”等一大批具有創新意識的公開課程。在體育課程改革中,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運動中收集各項實時數據,提高運動訓練效果;召開“達標運動嘉年華”線上運動會,跨校進行運動打卡比拼;美術教學上,打造智慧美創中心,引進智慧美育相關設備;在全區推廣機器人教育,為30多所中小學校配置機器人器材,開設信息創新社團,普及編程教學、3D打印教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創客大賽、機器人大賽、創意編程比賽等。
搭建跨校線上教師交流學習平臺,組建64個網絡研修共同體,利用網絡社區開展線上專題研修和協同備課。在“天心智教”平臺上部署聽評課系統,通過網絡觀課、評課,采集24項課堂教學評價數據,生成課堂教學評價圖譜。建設一批人工智能教室,實現課堂教學研究的數字化轉型。建設網絡聯校,以一個主校帶動多所分校的模式,定期開展網絡送課和網絡教學交流,實現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結對發展。
完善實踐“智慧天心”
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幫助天心區實現從常規教學向智慧教學、從經驗教研向智慧教研、從傳統育人向智慧五育、從結果評價向智慧畫像等方面轉變提升。
天心區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構建了智能化指導、管理、檢測體系,實現“教學更科學,評測更全面,指導更準確”的教學與評價目標,為學生全面發展賦能。
未來,天心區將從4個方面持續發力:以智慧學區為重點,提升信息化教學基礎環境;以智慧課堂為抓手,開展綜合化教學改革;以人工智能課程為基礎,開展新型學習方式探索;以智能研修為突破,變革教師教學研討模式,系統推進智慧教育行動。
數據來源:長沙市天心區教育局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