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國家衛健委2日繼續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根據監測,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都有相應的成熟治療手段,未發現新病毒或細菌導致的新發傳染病。他表示,國家衛健委后續將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持續開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監測和研判。
推進兒科門診應開盡開
為了緩解患兒就診難的狀況,米鋒表示,要進一步增加醫療服務供給,推進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兒科門診應開盡開。根據患者數量增開午間、夜間和周末門診,延長服務時間,擴充住院床位,不斷優化掛號、檢查、繳費等就診流程。
米鋒指出,要做好分級診療,暢通轉診渠道,跨科跨院調劑人員,保障醫用物資供應,推廣互聯網醫療,最大限度提高接診能力。要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中西醫結合提升防治效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邢超介紹,目前,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中93%設置了兒科,二級公立中醫醫院中73%設置了兒科。針對本輪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且均為常見病、醫療機構就診量顯著增加的情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加強了發熱門診、兒科、呼吸科、急診科等科室人員力量配置,通過加開診室、增加門診號源、延長門診時間、開設夜間門診、開設周末門診、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等方式,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面向基層中醫醫療機構,我們加強中醫藥防治兒童呼吸道疾病知識培訓,規范開展中醫藥診療,暢通轉診渠道。”邢超說。
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較好療效
“目前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輕癥,重癥肺炎是少見的,所以不要緊張。”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即使孩子被確診為重癥,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還是具有較好療效,絕大部分預后良好。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表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根據患兒不同的發病原因、癥狀特點及不同體質特征來精準治療。
“在呼吸道感染初期,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咽痛、咳嗽等癥狀,我們會采用疏風解表、宣肺利咽的方法,配合適宜的中醫外治方法。”吳力群介紹,比如針對發熱、咽痛,學齡前兒童可采用穴位推拿、中藥貼敷等方法,而學齡期兒童可采用刮痧等方法;針對咳嗽、咳痰,可采用經絡走罐、拔罐和穴位推拿等方法。
流感疫苗對當前流感病毒仍有效
當下已是12月初,接種流感疫苗來得及嗎?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目前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中,流感、新冠、肺炎球菌感染都有相應類型的疫苗,可以進行有效預防或降低感染后疾病的嚴重程度。通常來說應該盡早接種,最好在當地流感流行季節前完成免疫接種。對于之前沒來得及打疫苗的人群,依然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王大燕還指出,今年冬季接種的流感疫苗組分與去年冬季相比,現在主要流行的甲型H3N2亞型和乙型流感沒有發生改變,與全球大多數地區流行的病毒分支也是一致的。
王大燕表示,接種流感疫苗仍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建議老年人、兒童以及公共場所工作的人群等高風險人群,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加強自身防護。
(記者 金振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