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假,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居集鎮深溝小學教師馬曉麗并未休息,而是深入城鎮和鄉村學校,與校長、任課教師以及學生代表探討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問題。“全國兩會召開之前,我要把提案內容準備得更充分。”馬曉麗說。
在90后政協委員馬曉麗看來,全國政協委員不僅是一份政治榮譽,更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為了不負使命,她在努力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走訪調研,收集社情民意。
在民族地區教育幫扶項目支持下,當地鄉村學校脫胎換骨,配備教師周轉宿舍、發放鄉村教師補助等政策讓一線教師的幸福感大幅提升。“好政策擴大了臨夏州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范圍,帶動鄉村基礎教育水平持續提升。”馬曉麗說。
“由于臨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滿足學生和家長‘上好學’的愿望,以及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短板。”調研中馬曉麗發現,鄉村學校存在音體美教師短缺、部分專任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不足、現有培訓項目不能滿足鄉村教師能力提升需求等問題。去年全國兩會,馬曉麗提交了關于提高民族地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案,還牽線搭橋,引進東部地區優質線上教育資源。
前不久,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馬曉麗積極對接外地救援物資運往災區。隨著抗震救災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馬曉麗利用自身所學,在災區“帳篷小學”參與心理疏導,帶領學生唱歌、畫畫、玩游戲,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她還走進安置點與受災群眾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盼。“只有多走、多聽、多看、多記,才能真實準確反映社情民意,推動解決好群眾身邊事。”馬曉麗說,今年她將繼續為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鼓與呼,還要把災區群眾的心聲帶進人民大會堂。
為提升建言水平和履職能力,今年初,馬曉麗先后列席了甘肅省、臨夏州和積石山縣的政協會議,并向省、州、縣政協委員請教問題。近來,她又忙著將走訪調研所得形成提案。“我將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緊盯基層的教育難點堵點和群眾急難愁盼,以高質量履職助推高質量發展。”馬曉麗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2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