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后,作為冬奧歷史上首批中國冰壺裁判之一的校友李凌姝,以及作為雪車/鋼架雪車項目技術官員的博士后郝磊,成了華東師范大學師生談論的焦點,他們都是華東師大體育學科人才的代表人物。
華東師大2018屆博士畢業生李凌姝是冬奧歷史上首批兩名中國冰壺裁判中的一位,她本碩博均就讀于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2011年開始與冰壺結緣,被選拔進入上海冰壺人才培養計劃,短短幾年又從冰壺教練成長為冰壺裁判,如今又成為冬奧會的裁判。
為了讓更多南方學生了解冰雪運動,李凌姝在她任教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了冰壺選修課,用理論課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走近冬季運動。同時,她還在慕課平臺上開設了冰雪運動課程,并定期到上海的冰雪特色學校教授陸地冰壺。
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博士后郝磊曾參與為期一年半的“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科技服務工作——鋼架雪車國家集訓隊備戰2022冬奧會個性化服務”,他的博士學位論文也以此為研究方向。此外,郝磊還是“持證”的鋼架雪車國家級裁判,多次參加冬奧組委舉辦的雪車/鋼架雪車競賽裁判培訓。目前,作為北京冬奧會雪車/鋼架雪車項目國內技術官員,郝磊正在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工作。
自從到華東師大從事博士后研究以來,郝磊的學術研究領域從鋼架雪車運動員體能訓練,拓寬至運動干預與健康促進、運動專項理論與實踐,為今后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郝磊的合作導師、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孫有平教授介紹,我國雪車/鋼架雪車項目起步較晚,目前僅建有國家隊,運動員梯隊還未形成,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隊伍比較薄弱,項目訓練理念、訓練方法和手段等均有待發展。
孫有平希望郝磊在北京冬奧會執裁期間“在展現中國鋼架雪車裁判專業水平的同時,了解世界優秀運動員鋼架雪車競技水平和訓練現狀,發現中外鋼架雪車運動員之間的差距,為提升未來中國鋼架雪車項目競技水平尋找科研攻關的突破口”。
近年來,華東師大持續加大體育學科對體育人才的培養力度。體育教育專業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教育部師范類體育教育專業第三級認證的專業,為全國體育教育專業樹立標桿,運動訓練專業順利進入國家一流專業建設行列,實現了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從“教書匠”向“育人者”轉變,從“體育專業者”向“綜合素質者”轉變,從“體育教學型”向“體育教研型”轉變,從“體育教師”向“體育與健康教師”轉變。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為中國冰雪運動帶來蓬勃生機,幫助我國冬季體育項目駛入高速發展之路。華東師大將繼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傳統體育教育學科與冰雪運動相結合,推動符合時代要求的育人體系建設。學校將持續梯度推進冰雪運動師資教育,抓好相關專業本科教育的同時,提高研究生參與冰雪運動、參與冰雪運動研究的熱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
同時,華東師大將繼續圍繞完善冰雪運動普及推廣體系,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冰雪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同時也會把“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貫穿于冰雪運動人才的培養之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冰雪運動、參與冰雪運動、愛上冰雪運動。
“未來學校的冬季體育課程開發,將會呈現出具有地域特征、校內體育課程+俱樂部模式、線上+線下、VR+等特點。”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說,華東師大將著力提供“具有上海特色的體育教育方案”,依托數字技術的進步發展,利用互聯網線上授課、虛擬現實技術等進行課程開發,讓更多青少年能擺脫氣候條件、時空限制,隨時隨地享受冬季運動的樂趣。
(本報記者 任鵬 顏維琦 本報通訊員 符哲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