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洋)“VCC收到,VCC收到,完畢!”時針剛過12點,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通信中心助理閆曉莉的午飯第三次被打斷。松開按鍵,放下話筒,緊接著開始飛快地敲擊鍵盤……在十分鐘內,她接連記錄了觀眾車輛的當前位置、醫療站運行準備的情況,還整理好了重要事件的全流程時間線報告。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4名服務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通信中心的志愿者來說,類似的情景每天都在發生。
閆曉莉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在冬奧會期間她擔任場館通信中心助理,負責跟蹤、記錄、協調、播報場館重要信息。閆曉莉每天都要說無數遍的“VCC”,是場館通信中心的英文縮寫。顧名思義,場館通信中心是所有信息流轉、交匯、處理以及再發送的地方,是場館的大腦,也是場館指揮室的“耳”和“嘴”。
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志愿者組長江浩林介紹,北航一共有14名學生服務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通信中心,主要負責四項工作:一是記錄集群電話使用規范情況,確保消息傳播規范無誤;二是提取并記錄場館重要事件,記錄的重要信息會傳到場館決策層,以便不同業務領域做出動態調整;三是對相關業務口的請求做出回應,向場館團隊發布相關消息;四是安排不同通話組的集群電話用戶間的通話。
“無論是否比賽,千百個獨立而互相關聯的工作都在有序進行,志愿者們的工作就是將這些或大或小的消息如實記錄整理,并將必要的消息及時告知整個場館?!苯屏终f。
這項工作有多重要?下雪天山路濕滑,如果不及時協調掃雪車作業,各類班車、轉場車輛等將無法及時到位并有可能因為協調不暢造成交通擁堵甚至交通事故,影響場館正常運行。搭載觀眾的車輛到哪里了?如果消息傳得不準,服務觀眾的領域就會受到影響。
舉例來說,2月6日,三位奧林匹克大家庭貴賓同時計劃前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場館通信中心,志愿者們的工作頓時忙碌了起來。車隊過延慶界,進小海坨山,到休息室,均被志愿者們詳細記錄,再通過組呼的方式傳遞給整個場館。隨后,調動賽事服務、禮賓、交通、安保等業務領域準備接洽。與此同時,每一個時間節點以及細節,都被志愿者詳細地記在了每天的重要事件記錄里。
同一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首場比賽因為大風天氣取消?!翱梢哉f,這是志愿者非常忙碌的一天,比賽先是因為大風天氣多次推后,最后因不具備條件,比賽取消了。我們反復確認比賽時間點,并將信息傳到其他業務領域。比如比賽時間調整,就需要及時告知賽事服務領域做好觀眾服務工作?!苯屏终f。
不同的手臺頻道、不同的業務領域、不同的人名、不同的聲音……事實上,精神高度緊張地記錄信息,非常困難。在上崗前,志愿者們多次在經理的帶領下到場館的各個部分踏勘,做到對場館每個部分足夠熟悉,才能在處理消息時游刃有余。為了提高效率、提高準度,志愿者們將自己的特長快速運用在了志愿工作中。
比如,北航計算機學院的本科生張瑞哲利用Python程序封裝了一份數據處理腳本,可以直接從通話記錄單中整理出當天的通話統計數據,具體包括有效數據、各領域匯報的關鍵節點量、重要事件信息占比等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它能自動生成圖表和文字簡報,并且直接上報。這份腳本的加入讓整理數據的時間從50分鐘縮短到了5分鐘,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同時,場館主任層和延慶場館群可以實時獲得準確、詳細、全面的數據統計信息。(劉洋)
供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