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田亞歷) 教育部門有關人員告訴筆者,目前,我市教育系統存在著一大矛盾現象,一邊是學生無處上學,學校是人滿為患;另一邊是無學生可招,大量的教育資源空置,學校科學布局將是商洛教育的一大難題。從去年秋季開始,商州區將西郊中學與商州區中學合并,這可稱得上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
一個逼出來的資源整合
商州區中學位于商洛市區,是一所完全中學,屬省級標準化中學。學校教風嚴、學風濃,特別是初中部的教學質量,在商州區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學校連續十九年受到市、區政府的獎勵,曾被授予“提高中學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稱號。
正是由于商州區中學初中部這種高質量的辦學水平,學生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該校就讀。商州區每年有幾萬小學升初中的孩子,該校校園面積狹小,班額有限,無法滿足眾多學生就讀的愿望。
然而,同樣位于商洛市區的原商州西郊中學,即商州區初級中學,卻由于種種原因,生源缺乏,大量的教室空在那里。
為了解決這一邊人滿為患,一邊卻無人就讀的矛盾局面,2010年,商州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借“創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區)”的東風,進行市區教育資源整合,決定把原西郊中學合并到商州區中學,作為該校的一個西教學區。
兩校合并于去年暑假正式開始。商州區中學的學校領導班子認為,這是政府和群眾對學校的信任,更是教育形勢的發展和教育資源整合的需要,必須努力把西校區辦得和東校區一樣,讓政府和家長、學生放心滿意。
經過反復研究決定,學校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改變西校區原來辦學模式。他們一是派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勤奮務實并富有創新精神的校級領導和中層干部加強西校區的管理;二是西校區和東校區教師實行1:1搭配,并將東校區一批名優教師派往西校區;三是為方便新生就讀,兩校區實行劃片招生,學生就近入學;四是優化美化西校區環境,提高硬件設備;五是兩校區管理實行五同一:即同一制度,同一管理,同一模式,同一教學,同一待遇。
去年9月開學前,學校在加強西校區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對社會的宣傳,公示學校對西校區的管理思路和管理人員及教學人員。經過辛勤努力,9月1日西校區順利開學,入學學生數超過原商州區初級中學每年入學人數的幾倍。
整合關鍵是質量
學校資源整合容易,但是,如何提高新整合學校的教育質量是一項艱難的事情。商州區中學對西校區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他們在教師中加強教職員工的職業意識培養,提高了學校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責任心。他們在學生中強化養成教育,逐步改變了學校的學風。
學校加強管理有一個很好的例證,西校區大門外是一個交通極為繁忙的十字路口,學生上下學都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些情況,學校一方面加強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另一方面,學校每天安排領導與教師值班,在上學和放學的時間在路口接送學生,從去年九月以來,校區未發生一次安全事故。
整合帶來大變化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商州區中學西校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今天,當人們一走進西校區,眼前耳目一新,這里窗明幾凈,一片瑯瑯讀書聲。再也看不到遲到、早退、閑逛的學生了。
據有關部門介紹,我市教育資源雖經幾次整合,但目前,隨著人口的變化,一大批學校生源在減少,一大批教師代課量不足,教育資源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大整合,無疑,商州區中學西校區的做法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