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沈陽兩會召開之際,沈陽市教育局局長蘇文捷就百姓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接受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沈陽市將積極推進包括教育審批權限下放、職業教育市場化辦學、教育評價方式改革、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中小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未來還將開展第三方評價。
2013年沈陽市教育系統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政府辦實事項目按期保質完成。其中,50所幼兒園、50所學校食堂、100所學校操場和14所特教學校的建設和改造全部完工,開放了104所學校操場,迎接約20萬人次參與鍛煉。通過政府辦實事、小規模幼兒園審批、小區配套建園等,新增學位2.6萬個,學前三年入園率提高1.4個百分點。完成近200所義務教育學校綜合提升、百所學校標準化建設。2013年,繼續實施中小學初始年級的陽光分班,并在幼兒園中開展陽光入園試點。加大課業負擔和在職教師有償亂補課的治理力度,查處學校5所、教師59人。健全扶困助學體系,率先在全省實現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覆蓋。做好4.7萬余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實現同城同待遇。
新增2.6萬個學前學位
成果
今年教育工作重點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包括推進教育審批權限下放、推進職業教育市場化辦學、推進教育評價方式改革、推進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推進中小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其中,中小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將以典型引領、試點先行的方式,設立一到兩個試驗區,以試驗區為改革試點,重點探索。試點成功后,在全市推廣,爭取三到五年時間,所有縣區都建立起現代學校制度。
在教育評價方式改革方面,未來幾年還將開展第三方教育發展調查評價。即委托第三方開展教育發展調查評價,調查內容包括中小學生的學業、身體、心理和學習成本,適時掌握學生發展水平,學校辦學特色、管理水平、社會滿意度,評估學校辦學水平,區縣教育發展水平、教育投入水平、社會滿意度等,了解地區教育發展狀況,調查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生、學校和各地區教育情況的重要依據。
設立一到兩個改革試驗區
展望
擬建成300所數字校園
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國家推進的重點工作。2014年,沈陽市教育局擬完成300所數字校園建設,研發開放1000節名師網絡微課程,推進信息化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現代化。此外,還將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進程,建設市區校三級管理服務平臺,提高教育管理與服務的運行效率。
建成115所標準化學校
義務教育
完成115所標準化學校建設任務,繼續推進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做好初中書法教室以及中小學地理教室和音樂教室建設。還將繼續推進和扶持公辦學校聯合辦學、集團化辦學、委托管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規模和效益。
2014年沈陽教育將重點實施幼兒園的陽光入園、中小學的陽光分班工作。加大力度查處在職教師違反課程設置規定和教學計劃授課,利用課余時間、假期、公休日等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有償補課或講新課,體罰或變相體罰、侮辱歧視學生,索要或收受家長、學生財物等違反師德的行為,嚴禁以家長委員會、班委會等名義收費、組織補課、訂購教輔資料報刊等。
建設北斗監控平臺
校車管理
對于大家關心的校車問題,在實行學生乘車“實名制”的基礎上,2014年將重點完成校車的北斗監控平臺體系建設。體系建成后將實現校車運行實時監控,通過監控平臺,可以發現校車是否發生超速、偏離運行路線、超載和碰撞等異常情況,最大限度保障學生上下學的人身安全。(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李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