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六大行業都出現了負增長,各項數據創2008年之后新低,嚴峻的經濟狀況影響到了就業情況。
“除運城、臨汾城鎮就業指標正增長外,其余市都是負數。”在近日召開的就業工作座談會上,山西省人社廳副廳長姚遜直言今年山西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在以“能源基地”著稱的山西,工業經濟中對就業拉動最大的無疑是煤炭行業。而煤炭行業的持續疲軟、涉煤行業用工需求下降,令山西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煤炭行業難以提供就業崗位
煤炭大市晉城,從去年冬天至今,企業招工的計劃一再下降,已蔓延至服務行業。去年晉城市人社局組織的“春風行動”招聘會,參會企業達1700多家,而今年的數次招聘會只有723家參加。
同樣是煤炭重鎮的呂梁市人社部門的負責人介紹說,之前吸納大量就業人員的柳林縣聯盛等兩大煤焦集團目前已全部放假。
中國青年報記者對山西8家上市煤炭行業一季度報告進行了分析,發現只有大同煤業和煤氣化兩家企業實現的凈利同比增長,其余6家——潞安環能、西山煤電、陽泉煤業、永泰能源和蘭花科創實現凈利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潞安環能實現凈利潤2.34億元,同比下降59.30%,每股收益0.102元;西山煤電實現凈利潤2.37億元,同比下降56.33%,每股收益0.075元; 陽泉煤業實現凈利潤1.23億元,同比下降75.51%,每股收益0.05元;永泰能源實現凈利潤5404.72萬元,同比下降75.59%,每股收益0.03元。
煤炭行業持續低迷,反映在就業市場上,首當其沖的是煤炭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太原理工大學近日舉辦的一場大型招聘會上,數千名高校畢業生排隊入場應聘,直到中午時分仍陸續有學生入場。和往年類似,煤炭、電力、房地產等企業攤位前,照例圍滿了咨詢、應聘的畢業生。
但記者發現,不少煤企早早就招聘完畢。一位現場招聘負責人說,受煤炭經濟下滑的影響,企業的用工需求也隨之降低,企業招聘只能量力而行。
就業旺季已經來臨,但煤炭行業的嚴冬仍未過去。據業內人士分析,煤炭價格仍未探底,煤炭行業還將持續走低。
中小微企業成就業崗位主力
煤炭行業持續不景氣,山西如何破解嚴峻的就業難題?山西省將目光首先投向了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以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等特點,成為山西省重點培育的新興支柱產業。
以富士康為例,2012年全球代工巨頭富士康進駐山西,當年4月,富士康(太原)有限公司正式作為經營單位直接出口手機。太原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年,富士康手機取代焦炭、金屬鎂、不銹鋼等山西傳統出口產品,成為山西省第一大出口商品。
目前,富士康(太原)智能手機的4條生產線已生產整機18萬臺,年內隨著另外12條生產線投產,整機生產量將達2200萬臺,實現產值約50億美元,解決兩萬余人就業。
除此之外,以太重集團、汾西重工為代表的山西本土裝備制造業企業也逆勢崛起,有效對沖了煤炭市場下行帶來的就業壓力。
但僅憑一兩個行業的發展肯定無法徹底消解沉重的就業壓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山西全省高校畢業生約為19萬人,其中有將近一半選擇在太原就業。
去年太原市通過開展創業項目推介、小額擔保等創業服務,實現創業帶動就業2.49萬人。為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太原今年也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如享受自主創業補貼,對創業就業服務指導中心評審合格的創業項目給予每個項目1000~3000元的創業補貼,補貼資金從同級扶持創業資金中列支。
此外,給予小額擔保貸款和“先貸后補”貼息支持,從事微利項目的公司,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貸款額度的財政貼息扶持。
傳統行業不景氣,吸納就業能力驟降。今年山西省將破解就業難題的重點放在了密集型的中小微企業上。
在山西,中小微企業占到全省企業總數的99.7%。這些企業大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它們貢獻了42.3%的GDP和每年75%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
但山西省的中小微公司大都面臨著同一個發展瓶頸——資金短缺且融資難。為此,山西省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其中最有力度的屬被稱為“財政15條”的《關于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涉及設立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支持拓展中小微企業擔保業務,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的補償機制等重大措施。
特別是在建立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方面,山西省財政將每年拿出1億元、5年拿出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5億元,建立規模不小于2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
山西省財政廳廳長武濤受訪時稱,這15條措施的核心就是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高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就業市場的數據顯示,山西省中小微企業從業人員比上年同期凈增加約30萬人。
年輕人創業享受多項優惠
除了促就業,山西還出臺了多項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28歲的山西師范大學畢業生金沙,4年前開始創業,先后嘗試的幾個創業項目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去年下半年,他第三次創業,辦了一個家教服務機構。今年1月,他在位于太原市與晉中市交界處的一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租用了一個寫字間。這個辦公地點,讓他可以兼顧太原市、晉中市的家教培訓市場。而最讓他滿意的是,他租用的基地寫字間,3年內“不用掏一分錢房租”。
這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由晉中團市委青年就業創業中心創辦,于2014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大學生來此創業租用寫字間,免收3年租金。截至目前,包括金沙在內,有20多名大學生創業者在基地落戶。
趙立飛是一名美術系畢業生,他在創業孵化基地創辦了一個書法工作室。此前,趙立飛在榆次開辦書法工作室,每年房租開支就有兩萬多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我喜歡書法,基地離大學城近,我在這里開工作室,跟大學生們切磋交流書法藝術,機會比其他地方多得多。”趙立飛說。
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入駐者郝鵬,是山西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生。幾年前,郝鵬在太原小店開了一家電腦維修店。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投入運營后,他退了在太原的小店,把“家”搬到了基地。“未來,山西大學城的學生數量將達到幾十萬人。哪怕其中10%的學生找我修電腦,我的日子都會好過得很。”郝鵬說。
晉中團市委青年就業創業中心主任、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孫云介紹,該基地設了3個服務區,101個零租金寫字間。目前,1號服務區已投入使用。
據山西省人社廳就業處處長侯永梅介紹,山西省、市、縣三級已創辦了106個創業孵化基地,其中,30多家創業孵化基地專門針對大學生提供創業服務,超過3000名大學生創業者從中受惠。
“1個大學生創業者,不僅能解決自身就業,還能創造3個就業崗位。”侯永梅說。(記者 田國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