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的中東形勢刺激相關國家持續擴軍。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道,以色列正為本國海軍噸位最大的薩爾-5型護衛艦換裝巴拉克-8艦空導彈,這項工作將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完成。有西方媒體分析認為,由于敘利亞已從俄羅斯獲得P-800超音速岸艦導彈,該導彈可打擊300千米范圍內的海上艦艇,如果敘利亞的盟友黎巴嫩真主黨獲得這款武器,以色列艦艇將面臨嚴重威脅。
印度人有“愛心”
報道稱,以色列海軍的3艘1200噸級薩爾-5型護衛艦中,已有2艘安裝巴拉克-8導彈系統,正進入調試階段。巴拉克-8是以色列開發的第一種相當于美國“標準-2”的?;鶇^域防空系統,可攔截飛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多種目標。資料顯示,巴拉克-8系統由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和拉斐爾公司負責大部分科研工作,而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出于技術借鑒的目的也承擔部分工作,屬于“風險共擔”項目。為了獲得相關技術,印度不僅承擔了相當的研制預算,還早早地為巴拉克-8導彈系統開出價值11億美元的合同,打算在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上配備該導彈系統。據知情人士透露,正因為印度人的“愛心”使該型導彈系統的價格降低不少,包含導彈發射單元、雷達及相關設施的單套成本僅約2400萬美元,非常劃算。
2009年,以色列首次成功試射巴拉克-8艦空導彈,試射平臺就是一艘薩爾-5型護衛艦,當時它直接撞擊摧毀了模擬來襲的靶彈。巴拉克-8艦空導彈全重275千克,彈頭重60千克,射程70千米。彈頭自身安裝了導引頭,可以克服大多數反制措施發現目標。這種導彈安裝在重1.7噸的8聯裝發射箱內(幾乎無需維護),采用垂直發射。它的緊湊型發射控制模塊重1.3噸,可方便地安裝在各種軍艦上。
多種革命性變化
據介紹,為達到基本的技戰術指標,巴拉克-8型導彈系統在多個方面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首先是制導體制發生變化。以色列在20多年前開發的巴拉克-1導彈系統的射程才10千米,采用簡單的無線電指令制導,而巴拉克-8導彈系統卻采用復雜的復合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 末端制導),攔截飛行目標的精度大幅提高。
其次是火控雷達性能大幅提升。以色列薩爾-5型護衛艦采用新的EL/M-2228搜索雷達和EL/M-2221火控雷達。前者主要用于快速搜索來襲目標,其對雷達反射截面積為2平方米的目標的搜索距離為170公里;后者則用來進行目標的精確跟蹤和導彈制導,其對雷達反射截面積為2平方米的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30公里,對導彈的引導距離為8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克-8的雷達采用相控陣工作模式,具備多目標跟蹤能力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至于導彈本身,以色列公司在研制中克服了諸如高速彈體的氣動耦合技術、新型戰斗部以及發動機推力矢量控制技術等一系列難題。由于采用高速運動體設計,該導彈用于穩定彈體飛行姿態的彈翼尺寸顯著縮小,使整個導彈外表趨向光滑,大大減少飛行阻力。
畏懼“毀滅性導彈”
事實上,巴拉克-8系統先進歸先進,但在經驗老到的以色列國防軍看來,任何武器要獲得“完全作戰能力”,沒有足夠的試裝應用時間是不行的,因此以軍內部本打算先讓“不差錢”的印度人裝備巴拉克-8,等實際操作經驗成熟后,再裝備本國海軍??墒?ldquo;人算不如天算”,中東愈演愈烈的軍事沖突讓以色列無法按照既定的“路線圖”排兵布陣。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從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俄國營武器出口公司履行合同約定,向敘利亞出售了一定數量的P-800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然而,這一軍售行動卻引起了以色列的恐慌,因為這種“毀滅性武器”將大幅削弱以色列艦隊對東地中海的控制能力(以色列海軍艦艇經常監視甚至主動封鎖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海岸線)。為此,以色列曾拉攏美國,一起要求俄羅斯取消這份交易,但卻沒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