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日本政府已經確定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基本框架,這一戰略將成為日本中長期安全保障政策的指針。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16日報道,作為基本理念,“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倡導“積極和平主義”,即要積極為世界和平與穩定承擔責任。該戰略將海洋、太空、網絡空間攻擊定位為新型威脅,要求加強海洋安全合作和網絡防御。該戰略明確指出,快速加強軍備的中國以及開發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的朝鮮,都是安全上的風險。
報道稱,日本政府組建的安全保障和防衛力量相關懇談會將于10月下旬開始歸納各方意見。該戰略將與防衛計劃大綱一起在12月正式確定。“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將作為防衛計劃大綱的上一級文件,成為外交和安保領域的全面指針。這將展示日本保衛國家的強烈意志。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5日的施政演說中強調:“基于對我國國家利益的長期展望,為了保證國家的安全,我們將制訂國家安保戰略。”他強調在組建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同時制訂戰略的意愿。主導制訂工作的也正是首相本人。
報道指出,日本國家安保戰略將包括:安保的基本理念;日本面臨的國際形勢和國際安保課題;日本應當采取的戰略步驟等。作為基本理念,該戰略強調:“基于國際合作主義,我們將采取積極和平主義的立場,積極為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報道稱,關于國際形勢,該戰略認為:“中國的相對影響力增加……朝鮮軍事力量增強并發動挑釁行為。”在中國公開國防費用超過日本兩倍的情況下,安倍急于在外交和安保領域開展對應,安保戰略的內容反映了安倍的思路。但是,這也有可能引發中國的反對。安保戰略還列舉了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國際恐怖主義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