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海軍阿布薩隆級多功能支援艦。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等媒體報道,未來20年,北歐國家丹麥將投資約55億美元用于海軍建設,更新升級艦艇及艦載武器。報道稱,隨著丹麥周邊安全形勢日益復雜,丹麥投入巨資強化海上力量,有助于應對安全困境,同時為實現地區戰略利益提供力量支撐。
隨著俄烏沖突不斷加劇,丹麥對自身安全環境產生擔憂。丹麥國防部長莫滕·博茲科夫日前表示,俄烏沖突持續發酵,給丹麥安全帶來多重挑戰。丹麥需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才能應對可能到來的熱戰風險。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丹麥海上作戰能力對于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因此,投入巨資發展海軍,成為丹麥應對當前局勢的重要方式。
另外,與俄羅斯等國在北極地區的戰略競爭,也是丹麥強化海上力量的重要原因。作為北極八國之一,丹麥近年來不斷增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強化作為重要北極國家的身份定位,注重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合作。就目前情況看,丹麥的北極戰略目標與實際軍力不相匹配。博茲科夫雖未透露未來20年建造艦船的具體數量,但表示許多艦船正在老化,需要更換,反映出丹麥在海軍建設方面存在問題。報道稱,未來丹麥在發展自身海上力量的同時,還將加強與其他北極國家的協調。
丹麥投入巨資建設海上軍事力量,也反映出其國防政策的具體走向。
一方面,加大預算,布局海上軍事力量。今年3月,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表示,丹麥各黨已就增加國防開支達成一致。丹麥軍費將在2033年達到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相當于每年增加約24億美元國防開支。此次投入巨資升級海軍裝備,反映出丹麥發展海上軍事力量的決心。可以預見,未來丹麥將以提升海上作戰能力為基點,不斷加大預算投入,對沖俄烏沖突帶來的安全風險。
另一方面,瞄準北極,加強地區戰略競爭。隨著北極地區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各國在北極地區的競爭不斷加劇,丹麥將借發展海軍之機強化對格陵蘭島等地的主權。當前,丹麥武裝力量已完成從領土防御向遠征部隊的轉變,表明丹麥國防政策將在特定領域走向主動出擊。此次大力建設海上軍事力量,表明丹麥將在北極地區彰顯軍事存在,強化主動出擊能力。(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