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亨索爾特公司推出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外形與步槍類似。
在“非對稱”作戰背景下,地面/海上部隊在遭遇近距離突襲后,由于反應時間短,常常造成大量傷亡。這些近距離突襲主要來自于水下無人潛航器和空中自殺式無人機。德國軍工企業亨索爾特公司推出一款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用于提早發現這些威脅。
與普通的機械式引導設備有所不同,這套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具有操作者“指向哪里”,就可以“引導哪里”的功能,且能以多種姿態,多方位、多角度跟蹤來襲目標。該設備外觀小巧,內置慣性測量裝置、局域差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立體視窗及激光指示器等,能夠獲取并提供精準、明了的目標信息。
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外掛反射式瞄準鏡,外形與步槍類似,可安裝在車輛等作戰平臺所搭載的遙控武器站上,引導遙控武器站對來襲目標實施進攻/反擊,有效縮短“傳感器發現跟蹤-發射武器-打擊目標”周期。測試顯示,這套系統在提前發現無人機進攻方面效果明顯。使用時,操作者在視距內發現并瞄準目標后,即可使用該設備進行指示。與此同時,有關來襲目標方位、角度和距離等數據被同步傳送至遙控武器站和作戰管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僅重3千克,便于攜帶,最遠可在5千米外發現來襲目標。獲取的目標信息通過無線連接能夠自動引導遙控武器站,無需武器操作員提供目標大體位置。
在非交火狀態下,操作者也可以使用這款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進行戰場態勢感知,獲取目標數據。其內置激光指示器能夠引導武器平臺對潛在目標進行跟蹤、定位及引導。從未來發展前景看,手持式短距離引導設備還可以安裝在艦艇上,對其他艦上的武器站進行引導。此外,這套設備還能使用皮卡汀尼導軌,加裝夜視儀等傳感器,還可以通過建立加密無線網絡與作戰管理中心連接,實現自主進攻/防御,提高對近距離來襲目標的防范能力。(鄭大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