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道,近期,位于北歐的丹麥、芬蘭、冰島、瑞典和挪威等國,在網絡防護和量子技術領域持續發力,試圖集中區域資金和技術資源,謀取未來競爭優勢,更好維護國家利益和國防安全。
構建區域防護網
近年來,北歐國家通過制定統一目標、提供資金支持、推動企業合作等方式,努力打造一體化區域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一是以共同防護戰略為牽引。一直以來,北歐5國致力于制定共同網絡防護戰略。早在2016年,5國便開始探討制定統一網絡安全戰略。2018年,5國頒布“北歐防務合作2025愿景”,明確提出各國要加強網絡安全領域合作與協商。今年,北歐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挪威提出,制定以網絡防御為重點的共同防護戰略,被視為北歐國家加速網絡安全合作的有力舉措。
二是以大額國防預算為支撐。為推動戰略落地生效,5國在網絡安全開支方面達成共識。據稱,未來3年,5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預算超過20億美元。其中,瑞典下一年度將追加投資1.3億美元,芬蘭本年度網絡安全預算達8000萬美元。在經費充足背景下,近期挪威阿特亞公司與挪威國家安全機構、國防研究機構等,簽訂價值超過4500萬美元的網絡安全合同。芬蘭和丹麥網絡公司承接了芬蘭國防軍價值約600萬美元的網絡防火墻合同。
三是吸引本土防務企業合作。為提升企業實力,承接北歐地區網絡安全合同,多家北歐防務企業進行了區域內跨國合作或合并。比如,挪威DNV網絡安全公司以約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芬蘭尼克旭公司。據報道,深度合作后的防務企業實力明顯上升,有望搶占波羅的海國家市場,外延網絡防御圈。
打造量子生態圈
除深耕網絡安全領域,北歐多國也十分重視量子技術發展。作為北歐量子技術發展的“三駕馬車”,芬蘭、瑞典和丹麥近來不斷推動量子計算和量子探測的軍事應用。
芬蘭試圖加強量子計算能力。在量子技術研發方面,芬蘭建立了完整生態系統。目前,該國正嘗試提升量子計算機性能,以便為區域情報處理、安全決策和軍備建設提供支持。量子計算機的軍事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戰時,能對海量情報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全面掌握戰場態勢,提升決策水平;平時,能用于復雜武器系統建模,提高研發效率。
瑞典嘗試增強量子探測能力。瑞典在量子技術研發投入、人才培養、技術積累等方面處于世界前列。今年3月,瑞典發布“瑞典量子議程”報告,提出要繼續推動量子技術發展。近期,瑞典提出強化量子技術對雷達的增效作用,提升預警水平。量子探測主要利用量子糾纏等特性,實現對戰場目標感知、測距、定位及成像。與傳統雷達相比,量子雷達可在復雜干擾中剝離出探測目標,有效遏制隱身戰機和導彈。
此外,芬蘭和瑞典也在進行量子技術合作,并與丹麥、挪威等國建立“北歐量子”“北歐量子生態圈”組織,共享技術成果,擴大北歐國家在新興技術領域的影響力。
擴大軍事影響力
近年來,隨著地區局勢不斷變化,北歐國家軍事合作開始提速。在軍備建設領域,北歐4國于今年3月組建歐洲規模最大的戰斗機機隊。在新興技術領域,各國尋求共同開發新興技術,構建一體化區域防護網。
受國土面積、經濟實力、軍事裝備等客觀因素影響,北歐各國缺乏獨立遂行防衛任務的能力,在區域內進行廣泛深度合作,是各國實現整體防衛和擴大軍事影響力的共同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在芬蘭和瑞典相繼加入北約后,北歐國家能否在軍事行動和軍事科技領域保持相對獨立性,仍有待觀察。(王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