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鋒同志重視抓農業生產,特別是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持興修了洞庭湖排澇、韶山灌區等大型水利工程。在韶山灌區建設過程中,他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妥善安置拆遷移民,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搞好建設。韶山灌區工程成為湖南省首個灌溉百萬畝農田的大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對當地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國鋒同志十分支持發展雜交水稻。從1964年起,時任湖南安江農校教師的袁隆平同志在國內首次提出利用水稻雜種優勢增加糧食產量即進行水稻雜交的設想,并著手進行研究。華國鋒同志對袁隆平同志的研究非常支持和重視,請袁隆平同志在湖南省農業科學實驗經驗交流大會上發言,并將雜交水稻作為全省重點研究項目給以大力支持。調中央工作后,他仍然關心雜交水稻研究。華國鋒同志的關心支持對促進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實現我國水稻生產重大變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華國鋒同志注意抓工業生產、交通建設。除致力于發展煤炭、鋼鐵等基礎工業外,他積極支持發展地方工業。根據毛澤東同志關于湖南要建成工業省的指示,他組織力量抓重點項目建設和施工,其中包括30套小氮肥設備、10套制糖機、湘江氮肥廠、礦山冶金設備、汽車生產等項目。他大力提倡和支持社隊企業發展,組織與兄弟省區協作,扶持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他領導了湘黔、枝柳鐵路在湖南的會戰等重點交通建設項目。這一系列努力,使原本基礎薄弱的湖南工業生產得到了較大發展,交通建設呈現出嶄新面貌。
華國鋒同志關注人民群眾生活,努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解放初期剛到湖南時,他就在湘陰領導建立了第一批農村衛生所,培訓了湘陰第一代醫生,充實發展了縣人民醫院。他滿腔熱情推廣農村赤腳醫生和合作醫療制度,指示培訓衛生技術人員,建立和發展醫學院校。他特別重視消滅千百年來危害廣大人民健康的血吸蟲病,親自負責湖南省血防領導工作,主持修訂全省消滅血吸蟲病規劃,研究建立各級血防領導機構和防治業務機構,下鄉深入疫區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在他直接領導下,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取得重大成就,舊社會“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一處處荒洲湖汊,逐步變成林茂糧豐、五業興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華國鋒同志善于做文化教育和統戰工作。他熱心與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交朋友,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聽取意見,落實各項統戰政策。他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擺脫舊文藝的影響,團結在黨的周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文藝工作為勞動人民服務的方向。他注意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他注重保護和發展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湘劇、花鼓戲、祁劇、巴陵戲、皮影、木偶戲等地方劇種,同時強調對舊的文藝形式進行改造和革新,創作出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新文藝。在他支持下,湖南文化藝術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依然得到一定發展。
華國鋒同志堅持實事求是,工作扎實,作風務實。“大躍進”中,面對虛報、浮夸等不良風氣和相互攀比、盲目追求高產的做法,他憑自己多年基層工作經驗和深入各地實際了解到的情況,于1959年6月當面向毛澤東同志談了自己對當時形勢的看法,說: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產量不可能那么高了。他實事求是反映問題的態度受到毛澤東同志肯定和贊揚。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華國鋒同志受到沖擊并被批斗。在周恩來同志支持和保護下,1967年他恢復工作,不久擔任湖南省黨政主要領導職務。1969年在黨的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文化大革命”的困難復雜環境下,他盡力排除多方面干擾,努力維持全省穩定和生產秩序,保護和解放領導干部、工程技術人員、知識分子,大力抓好農業、工業、財貿、文教等工作,使湖南經濟避免了較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