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防務部門副主管李喜明15日南下臺船公司,了解潛艦制造設施及能力,他表示,防務主管部門政策支持自造潛艇,但須更進一步審慎評估。臺船公司稱,將全力配合。
臺北“中央社”援引臺船公司的話指出,他們已具備潛艇建造的基礎與技術,并于2004年6月經德國造船專家評估認為,以臺船設施及技術能力,略事調整生產線及訓練,并增添部分設施,在技協廠技術合作及技術移轉下,有能力建造潛艇,評估報告并已送行政主管部門和立法機構參考。
該公司表示,已成立潛艇自造專項研發小組,已獲得初步成果,一旦臺當局“潛艇自造”形成政策并付諸行動,支援經費到位,即可全面展開自造潛艇作業。
臺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同日強調,臺灣要自力生產潛艇,尚待克服諸多困難。臺灣海軍在落實與支持防務科技產業發展的前提下,將持續審慎評估潛艇自造的可行性。
據報道,臺灣“海巡署長”王進旺15日表示,已和臺灣海軍簽訂“巡防艦40快炮移撥協議書”,將規劃完成“40快炮移撥安裝作業”,包含移撥、安裝、測試等相關教育訓練事宜,也會配合各新造巡防救難艦交艦期程,執行40快炮安裝與測試。
臺軍方表示,海巡署因新造艦艇向海軍提出武器裝備需求,雙方簽訂協議,海巡署提出7門40炮需求。海軍檢整保存于南部戰系工廠的已除役、可用封存裝備,依海巡署造艦時程陸續移撥,最近會先撥3門。軍方負責移撥硬件,后續移裝與軟體構連部分由海巡署與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洽談研發。(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