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場上,鐵甲馳騁
清晨,隆隆的馬達聲攪熱了皖東某合同戰術訓練場。5月18日,在裝甲兵學院“鐵騎-2012”畢業綜合演習現場,記者坐在指揮車“311”號坦克內。
這是一次“紅軍”裝甲集群陣地進攻戰斗。打開艙門借著晨光望去,空中陸航戰鷹和無人機翱翔展翅,山間林畔偵察兵神出鬼沒,指揮所旁電子干擾此起彼伏,遠山深處遠程炮兵群列陣嚴整,攻擊群集結地附近防化、工程、防空兵整裝待發……
集群指揮員吳學平打開戰車“裝甲兵指揮信息系統”,將作戰信息指令傳輸到各作戰分隊數據終端后對記者說:“未來戰場呼喚我們領取新‘合格證’,多兵種‘聯調聯演、聯導聯訓’,促使一名裝甲兵分隊指揮員向裝甲兵合成指揮員‘轉身變臉’。”
戰幕拉開,“敵情”傳來:前方高地發現“藍軍”地堡暗堡群。吳學平迅速用指揮信息系統向各支援兵種分隊傳輸指令:工兵負責破障,電磁干擾群對“敵”通信樞紐進行干擾,陸航直升機和遠程炮兵群對“敵”攔阻火力點進行壓制。
一個戰術分隊指揮員指揮7個兵種,不僅令記者眼界大開,更使記者明確這樣一個觀念:未來戰爭要突破“單一兵種、單一武器平臺、單一要素”的傳統作戰思維方式,強化“系統集成、要素融合、體系制勝”的理念,提高裝甲兵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鐵流滾滾,硝煙彌漫。火力急襲后,“敵”前沿支撐點被破除,“紅軍”裝甲群正要向“敵”縱深防御陣地發起突擊時,突然遭遇“藍軍”裝甲群實施反突擊。吳學平正要通報指揮所,指揮通信鏈路突然遭“敵”電磁干擾,情況危急,他不等上級指示立即指揮炮群對逆襲之“敵”攔阻射擊。命令下達后,他興奮地說:“這次戰斗我做主,體系作戰改變了過去按計劃指令協同的作戰方式,將各作戰要素‘攥指成拳’,實現多維一體、高效聯動的作戰效果!”
指揮模式由一棵“樹”向一張“網”演變,催生出演兵場上這精彩一幕。演練中記者發現,“信息火力戰”等新戰法已不僅僅是裝甲兵練兵的新名詞和新亮點,更是人才培養觀念更新的新起點。這個學院將中級培訓學員和生長型學員進行聯訓,用“戰、學、訓、研一體”“中初聯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圍繞重難點問題攻關,使聯合作戰、精確指揮的觀念深扎學員腦海,推動裝甲兵訓練場與未來戰場無縫對接。
“紅軍”裝甲群突入“敵”核心陣地后,猶如一柄柄利劍對“敵”指揮所展開多路突擊,各戰車進入射擊位置發出怒吼,將“敵”殘余兵力分割圍殲。
正午時分,演習結束。記者鉆出炮塔放眼望去,只見一輛輛威武的坦克跨溝壑、越丘陵,卷起滿天風塵……(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