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導彈預備陣地馬達轟鳴,塵煙滾滾。戰車方陣緊急機動至預定地域,“戰斗行動”迅即展開。從占領陣地到開始“射擊”,整個戰斗過程比以往縮短一半。這是沈空導彈某團日前開展的一次演練。演練結果說明,他們優化訓練流程的做法,有效提升了戰斗力。
近年來,該團多次執行實彈打靶、體系對抗、實兵演習、跨區機動等任務,歷經高原冰雪、戈壁風沙和嚴寒酷暑的洗禮,可謂久經沙場。可是,去年的一次體系對抗演習中,他們卻“走了麥城”。由于操作流程不規范、程序疏漏導致戰機喪失,造成對抗失利。
痛定思痛,該團黨委召開檢討式總結會,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戰斗力提升的瓶頸。“優化流程”成為他們為自己開的“第一刀”。 以某營達標訓練為試點,劃分“普訓夯基、深訓提高、精訓創新”三個階段,對訓練內容逐項進行規范,優化流程27項,簡化不合理操作程序6項。組織技術骨干區分主輔對參數調整的方法步驟進行反復論證,不斷調整各環節時間分配,并逐一在演練中驗證和完善。
同時,他們圍繞新的訓練流程大力開展骨干人才培訓。分4個層次組織營連指揮班子、各類技師等8個專業展開實戰化集訓,開展全員性考核和業務評比,并通過集中授課、實地講解、示范觀摩、體會交流、難題會診、操作實踐等環節,培養官兵“全面、扎實、精準”的能力素質。他們還瞄準未來戰場環境、作戰樣式對人才的需求,通過專家帶骨干、骨干帶尖子、尖子帶苗子,針對“新體制下某新型防空武器系統作戰使用”、“‘彈、站、架’大回路聯合檢查”等10個重點研究課題成立攻關組,把課題放大到實戰背景中去研究,采取文書導調、想定帶動的形式組織推演,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有效促進了戰斗力水平快速提升。(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