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該旅直升機轉運蒲江縣受洪水威脅群眾。
戰鷹轟鳴,鐵翼飛旋。雪域高原晨曦初露的地平線上,6架軍用直升機迎著朝陽升空。
8月下旬,成都軍區陸航某旅正在進行實彈射擊演練。在汶川抗震救災中英勇殉職的邱光華機組,正是來自這個旅。
2008年5月31日,邱光華機長駕駛734號直升機執行任務。返航途中,飛至汶川縣映秀鎮附近時,不幸失事,邱光華、李月、王懷遠、陳林、張鵬5位機組人員以身殉職。
飛!飛!飛!在英雄離開的日子里,戰友們用次次飛翔,繼續著英雄未竟的事業。
“作為曾經朝夕相處的戰友,我們更應該像英雄那樣去飛行!”旅長栗國介紹說,廣袤的雪域高原,不僅是“生命禁區”,更是“飛行禁區”。特別是直升機因為氧氣不足,發動機燃燒不充分,馬力打折扣;空氣稀薄,旋翼排氣量減少,升力受影響。為突破高原屏障,近年來他們連闖禁區,屢創奇跡,先后成功開辟直升機青藏、川藏南北航線在內的數十條航線,被譽為“雪域神鷹”。
“再有一年多時間我就要停飛退休了,我要把積累的高原飛行經驗傳授給新同志,告慰逝去的老戰友!”從事飛行35年、10余次飛越雪域高原“死亡航線”的53歲藏族特級飛行員陳遠康,也參加了這次高原訓練。他和邱光華是同批招飛的老戰友、好兄弟,曾無數次在藍天比翼齊飛。
“各機組注意,做好攻擊準備!”長機下達指令,幾架直升機迅速展開。
“目標鎖定,請求攻擊!”
“發射!”指揮員話音剛落,直升機機身一抖,14枚火箭彈吐著火焰劃破長空,地面足球場大小的目標區域騰起一片火光。
置身訓練場,你能真切感到,英雄雖已經遠去,但精神仍在升華,一個個邱光華式的機組,正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中續寫新的輝煌!(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