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傾盆,濃霧彌漫,只見數十輛戰車穿山越谷,向指定地域集結。突然,一輛坦克遭襲后“趴窩”,數公里外的應急搶修分隊聞令而動,駕駛野戰搶修車赴現場實施“手術”。8分鐘后,戰車又馳騁起來。這是近日成都軍區某團挺進高原實施裝備跨越式保障的一個鏡頭。
為練強裝備機動搶修搶供的保障本領,這個團緊緊抓住高原缺氧、低壓及嚴寒的氣候特點,積極探索惡劣天候條件下的伴隨保障與機動保障。
針對機動保障中搶修搶供跟不上的問題,他們將目光放到具有技術和人才雙重優勢的研發單位和生產廠家,與他們簽訂了聯合攻關協議,組建了應急保障小組合力攻關。為達到平戰一體、攻防兼備的保障要求,他們規范了車輛備品、附件、器材工具箱攜行、貯存的標準,用微機聯網分類管理,增強了單車機動的自我保障能力。
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野戰搶修分隊迅速搭建的搶修平臺,正對炮塔進行更換;動中加油車30分鐘便能完成群車加油。此次機動行程上千公里,他們不僅摸索出了寒區、山地間多種保障編組樣式,還積累了應急修理、拼湊使用等7項快速修復、野戰搶修技術的經驗,“坦克高原寒區供氧裝置”等13項科技保障成果,也得到了較好的運用和檢驗。